中化新网讯 近日,进入试油阶段的中国石化SHB8X超高压油气井装上了北斗数传终端,将地处通讯盲区的油气井生产参数通过北斗三号卫星,传送到200千米外的顺北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油气生产指挥有了“千里眼”。
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移动通信、光纤等极难覆盖,油气生产参数无法实时远程监测的难题,西北油田采油四厂利用“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油气井数据传输” 实现了偏远井生产参数回传,并在SHB5-16、顺北44X、SHB53-2等井实现了稳定传输。北斗三号短报文传输的成功应用,为西北油田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一条隐形的数据链路,也为稳油增气提供了通讯保障。
据悉,在油气生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北斗不仅可以解决通讯盲区数据传输的问题,还可提供高精度的沉降、形变监测。目前西北油田采油四厂正在筹备“基于北斗的高精度罐体沉降监测”试点应用。
近日,天业集团兵天绿诚GC8860安捷伦气相色谱仪投入使用,提高了公司硬件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效保证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5月11日,从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成功完成多功能重型倒管器排管自动化试验。这标志着国内首台自动化排管倒管器研制成功,石化机械连续油管装备自动化水平再上台阶。
5月11日,《云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明确了云南省制造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等。《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昆明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7300亿...
5月6日,在广州石化2号重整装置现场,操作人员龚超联手持防爆手机,确认储氨罐具体液位后将数据输入至系统。当他完成巡检工作后回到外操室,通过无线传输,他的巡检轨迹和巡检录入的所有数据就已实时显示在智能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