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控有了新选择

  9月8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指导,贵州大学主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襄阳市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态友好无公害杀菌剂和抗病毒剂创制与产业化” 项目田间联合试验观摩评价会在湖北省襄阳市举办。经过评价专家组认定,由贵州大学创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菌剂——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和20%氯乙酰截短侧耳素悬浮剂,防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效果突出,是细菌性病害防控药剂的一次重大突破,建议加快登记,拓展对其他作物的细菌性病害的防控试验。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227.jpg

  资料显示,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代表的植物细菌性病害,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原物,具有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可选择农药品种少等特点,一旦染病极易爆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属于纯天然生物农药,是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全新创制,历时四年千余次试验,专门为解决植物细菌性病害防控难题而来,具有用量少、防效高、成本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等特点,已经在贵州、湖南、湖北等8个省份开展了联合试验,效果明显。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249.jpg

两个创新产品对水稻细条病的防控效果均超过85%

  据试验负责人、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汪华研究员介绍,田间小区、大区和大田示范试验表明,新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防治水程细菌性条斑病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减少病害对水稻的危害。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采取飞防的情况下,20%氯乙酰截短侧耳素悬浮剂亩用量75ml和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亩用量100ml时,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优于农民自防。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302.jpg

  室内评价环节,项目评审专家建议,加快新药剂的混配性研究以及对水稻不同品种的安全性研究,把握用药关键时期,加快推广示范和登记进程。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314.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表示,从对照田的发病情况来看,水稻细条病对产量造成的损失很大。新药剂田间效果相当显著,希望能够尽快登记,争取产生更大的生产效益。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327.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张克勤教授认为,本次试验示范非常规范,结果非常有说服力。整个项目对发酵而来的截短侧耳素进行创新,创新性非常强,且绿色安全,在国内是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339.jpg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研究员指出,试验的新产品虽然是生物农药,但比化学农药效果要好的多,打破了人们对生物农药药效慢、效果差的认知,效果非常震撼。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356.jpg

  宋宝安院士在总结中表示,20%氯乙酰截短侧耳素悬浮剂和20%截短侧耳素悬浮剂不仅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效果好,同时对水稻白叶枯病和柑橘溃疡病等效果同样优异,已经在十几种细菌性病害上进行了试验,团队将在安全性上做深做细做透,为绿色植保和重大病害防控做出贡献。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414.png

与会领导致辞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448.png

专家评审

微信截图_20240909201502.jpg

与会人员合影


相关推荐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该项目依托零碳产业园模式和绿氢全栈技术能力,将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为稳定、高价值且易于储运的绿氨....

2025-07-09     中化新网

巴西对华乙醇胺反倾销作出初裁

  近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49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乙醇胺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但不建议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继续进行调查,并将本案作出终裁时限延长至自立案起18个月...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第九届“感动石化”人物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7月8日,中国石化第九届“感动石化”人物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

2025-07-09     中化新网

天津大沽化工EPS装置投入试生产

7月7日,从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沽化工)获悉,近日,大沽化工EPS(可发性聚苯乙烯)装置正式入料,启动试生产运行,标志着该公司在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的赛道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前,国.....

2025-07-09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挂牌上市

我国纯苯市场迎来了重要金融工具。7月8日,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纯苯期货于9时挂牌,纯苯期权于21时挂牌。纯苯期货首日挂牌BZ2603、BZ2604、BZ2605、BZ2606共4个合....

2025-07-08     中化新网

克深气田累产气超900亿立方米

  截至6月30日,我国陆上首个超深气田——塔里木油田克深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900亿立方米大关,达到900.14亿立方米。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