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丁苯橡胶车间工作28年以来,管东红从一名普通的女操作工一步步成长为中国石油首席技师和技能专家、中国石油职业技能认定高级考评员。她是甘肃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高级推进者,还是兰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兰州石化技能专家(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还获得甘肃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勤奋敬业 解决问题能力强
管东红是丁苯橡胶生产的行家里手,工作中有一股“女汉子”的干劲,高严细实,做优做强,不断创造辉煌业绩。
2021年3月,兰州石化公司安排丁苯橡胶装置全力做好C线开车工作。面对装置生产工艺运行、机动设备保运、安全环保管控等诸多难题,管东红发挥自身多年丁苯橡胶生产操作经验和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调控操作能力,开车期间坚守一线,通过不断调整和稳定聚合和凝聚的工艺,最终确保装置C线顺利开车,为企业增效8000余万元。
为了企业的节能降耗,管东红可没少下功夫。她提出的降低装置尾气处理设施耗电量,通过优化尾气温度工艺控制指标,将脱气塔胶乳游苯含量控制到合理范围,定期更换滤袋,对进口、出口风道以及进出口阀门匝板上面杂物进行清理,为公司全年节省电费75.6万元。
刻苦钻研 破解难题能力强
管东红是基层一线创新创效的一把好手,28年的合成橡胶生产一线工作磨砺,使她养成了善思考爱琢磨的习惯,在每个岗位上都给大家留下了“爱学习、肯钻研、能干事”的印象。
近年来,管东红结合自己多年总结的操作经验,攻克的装置生产难题无数。她总结的聚合转化率“四看”精准预判法,成果获2021年度兰州石化员工创新操作法,年产生效益64万元。
丁苯橡胶装置为贵州轮胎公司开发了耐切割、抗刺轧工程轮胎专用料SBR1586。与普通软胶比较,高低结苯胶牌号切换,一直是困扰装置的一项技术难题,管东红结合多年操作经验提出用脱盐水做隔断介质的创意,最终实现在线切换,年创效益220万元,成果获2021年度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一线创新成果二等奖。
立足岗位 提质增效能力强
管东红还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技术能手。她带领QC攻关小组,以装置生产的丁苯充油胶SBR1712产品的门尼黏度为攻关目标,通过对上网胶乳与填充油配比、设备的缺陷、计量仪表等问题深入分析,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使丁苯充油胶SBR1712成品门尼黏度合格率从52.29%提高到67.37%,年创造效益约21.63万元,此项QC攻关获2020年甘肃省质量管理活动特等奖。
管东红以“降低15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湿斑胶产出率”为课题,通过技术攻关,湿斑胶产出率由20.11吨/月下降到14.03吨/月,提高了产品质量。该课题先后获2021年度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中国石油2021年度QC小组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等奖。
热心育人 导师带徒能力强
管东红是传承技艺培养人才的技术能手。她领衔的兰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兰州石化公司技能专家(劳模创新)工作室,除了破解现场难题、优化工艺运行难题攻关外,还充分发挥培养技能人才的“孵化器”作用,让装置持续走在行业前端,把新中国“第一胶”的金字招牌一代代传承光大。
她带领的工作室培养出企业级技能专家1名、高级技师2名、技师8名。她还编写装置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应急操作卡、原材料验收等技术标准,编写出版了《丁苯橡胶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鉴定教程,发表论文14篇。
光伏胶作为太阳能组件封装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组件的长期可靠性和发电效率。气相二氧化硅(气硅)因其高比表面积和纳米尺寸效应,被广泛用于调节光伏胶的流变性和力学性能。 根据表面化学性质的不同....
2025年5月,锦西石化公司大检修现场鏖战正酣。一次次攻坚显露成果,一道道难关逐一攻破,可是在南蒸馏装置换热器检修现场,一个难题却突然横在施工人员面前。
5月13日—14日,2025年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在西安举办。来自政产学研用各领域近1000名专家和代表,探讨新质生产力对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的深刻影响,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