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15~17日,六省一市绿色农药创新论坛举行。来自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的专家学者和化工科技工作者等300余人齐聚长沙,共同探寻农药行业绿色创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在论坛上指出,当前我国农药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农药“零增长”与减量使用让行业增长遇到天花板,“双碳”目标及环保安全形势影响了原药供应链,农药登记费用增长加大了创新压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限量残留标准设立绿色壁垒,中美贸易战加剧全球农药供应链分化,无人机及大型施药器械、人工智能及传感器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将极大改变农药生产使用面貌。
在多重挑战下,绿色农药研发面临新趋势。孙叔宝认为,当前以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结构生物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尤其是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与新农药创制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新农药创制研究,极大提高了创制效率;多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新技术之间的交叉与集成、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与整合已成为新一轮农药科技创新浪潮的鲜明特征。
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湖南化工研究院院长刘卫东介绍,长久以来,我国农药行业面临原药比重偏大、产品附加值低、国际知名品牌少的尴尬局面。不断衍生农药对外合作横向和纵向维度,离不开大力推进农药绿色发展,包括用绿色发展的理念指导农药研发,用循环发展的思路指导农药生产。他还认为,农药绿色发展与农业绿色发展休戚相关。大力发展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农药,是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的源头保障;着力提高绿色农药利用率,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保护资源的重要手段;大力实施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打赢农业污染攻坚战的有力武器。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监督处处长郑尊涛介绍了我国农药登记和监督管理概况。他指出,从农业农村部每年公布的监督抽查结果看,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逐年提高,但非法添加隐性成分仍然是质量不合格的重点问题,也将是今后基层农药监督执法面临的主要难题。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宗俭认为,我国作为农药生产使用大国,农药助剂的研发、应用和管理提升,对于保障农药产业链完整及促进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晓刚作了《控制释放型农药制剂载药新方法及应用》的演讲。他表示,在加快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的新阶段,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和提质增效是农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与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可分散粒剂等农药常规剂型相比,农药微胶囊、农药微球等缓控释剂型具有持效期长、环境风险低、投入量少、利用率高的特点。
来自26家化工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交流了新除草剂品种创制,磁性纳米材料仿生组装与生物应用,农药连续化生产技术及应用,杀虫剂研究与开发进展、农药剂型及助剂研究进展,小分子天然产物农药研究与应用等话题。
反式乌头酸是一种食品安全的六碳不饱和三元羧酸,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和新一代生物基增塑剂。传统生产方式中,反式乌头酸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含量低,分离纯化成本高;而...
2025年6月1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杨玉嫒作为第一作者,宋宝安院士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ofAdvanced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I...
中化新网讯上周(5月19日至23日),石油和化工指数大多下跌。 化工板块方面,化工原料指数累计下跌1.27%、化工机械指数累计下跌0.80%、化学制药指数累计上涨3.17%、农药化肥指数累计...
泰禾股份5月19日公告,公司拟超过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为10.8亿元)在埃及建设农药及功能化学品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除草剂、杀菌剂、功能化学品等产品,建设规模为8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为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