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喻寺镇谭坝村泸203H75平台,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三公司70357钻井队的作业人员正在进行下套管作业。与以往不同的是,作业人员只需轻点手中的遥控手柄,便可以实现井口和二层平台无人操作。原来,此次作业使用了钻机管柱自动化操作系统,助力实现高效、安全环保生产。
随着钻井工艺技术发展及钻机制造水平的提高,自动化、智能化和模块化逐步成为钻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今年以来,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在自动化技术的尝试、推广上极为重视,对ZJ70钻机进行了钻机管柱自动化处理单元装置的配套,并在四川页岩气川南工区钻井三公司70357钻井队泸203H75平台进行了现场试验和应用。截至目前,该系统在泸203H75平台累计使用240天,累计进尺12880米,下套管10800米,改善了钻井的工作条件,减少了泥浆喷溅对于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该套钻机管柱自动化操作系统犹如钻井施工现场的‘机器人’,主要由动力猫道、缓冲机械手、铁钻工、泥浆防溅盒和二层台排管装置等自动化设备组成,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控制技术,实现钻井过程管柱操作的自动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装备管理部副经理李胜忠介绍。
输送钻具上下钻台是钻井作业中的基础环节,作业人员要把平躺于井场的上百根钻具,一根一根地输送到十余米高的钻台上。这通常需要气动绞车提升和作业人员推拉,才能完成管柱的上下钻台,对于大尺寸的套管,还需要吊车的配合。有了钻机管柱自动化操作系统后,作业人员只需要操作遥控手柄,使动力猫道与缓冲机械手配合,采用顶驱液压吊卡自动抓取的方式,便可以使钻杆、钻铤、套管等钻具轻松上下钻台,从而实现了钻具的自动输送,降低了作业人员使用气动绞车和吊车吊装的风险。
钻井平台井口是作业人员的“主战场”,也是劳动强度最大、危险度较高的地方。有了该系统后,司钻只需要在控制房里按动手柄,遥控动力卡瓦开合和液压吊卡翻转开合,便可以完成钻具的悬持和提升。“钻机管柱自动化操作系统中的铁钻工是一大亮点。”钻井三公司70357钻井队平台经理王高勇说,“作业人员遥控铁钻工,便可以替代两名内钳工推拉液压大钳完成上卸扣的关键环节,既提高了生产时效,又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今,距离地面几十米高的二层平台也无需人工作业了,只需要作业人员遥控钻台机械手夹持钻具的下端,将钻具下端送至钻台面的预定位置,遥控二层台排管机械手在二层台的下方夹持钻具的上端,遥控打开动力吊卡后,二层台排管机械手将钻具的上端送至二层台的预定位置,便可以完成钻具的排放和存取。
此外,以前飞溅在井口的油污也看不见了,这得益于泥浆防溅盒的使用。该装置在起下钻的时候能够防止泥浆喷溅,改善了以前人工在井口提放开合吊卡、卡瓦时,泥浆喷溅无有效防护的现状。
7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公司)福建古雷苯胺—橡胶助剂产业链项目核心设备——20万吨/年苯胺流化床反应器在福建古雷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吊装。
日前,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工程)自主研发的智慧完工系统通过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ADNOC)验收,正式获得使用许可。
近日,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把两化融合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和具体实践。
记者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了解到,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成果发布会上,《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