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清晨9时,胜利油田集输技术管理中心孤东一号联合站的操作室内,工人技师王强轻点屏幕,一架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掠过纵横交错的站外输油管道,开始了每日的智能巡检。“今天要重点排查G37号阀组至联合站之间的12千米管线,这一带地下水位高,管道腐蚀风险较大。”王强一边操控着多屏监控系统,一边向同伴介绍。
胜利油田站外输油管道总长度超过3000千米,部分管线穿越芦苇荡、盐碱滩等复杂区域。过去人工巡检需穿戴厚重防护服,携带超声波检测仪徒步作业,日均仅能完成8千米。2024年下半年投用的智能巡检系统配备六旋翼无人机,可搭载多光谱相机和激光雷达,单次充电续航45分钟,巡检效率提升40%。
在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中,输油管道表面的微小锈蚀点都清晰可见。当飞至K15号弯头处时,热成像画面突然出现异常温升区域。王强立即切换至三维建模模式,系统自动生成管道变形分析报告。“这处弯头壁厚减薄量达12%,需要立即安排维修。”他迅速在系统中标记隐患点,工单同步推送至抢修班组。
这套智能巡检系统还集成了AI识别算法,可自动区分管道附属设施与外部干扰。在S9号阀组上方,无人机发现一处新增的塑料大棚,系统立即发出预警:“距管道安全距离不足3米,存在第三方施工风险。”管理人员通过系统调取历史影像,确认该区域为违规搭建,随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传统巡检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技术管理中心技术室主任李建军一边展示着巡检大数据平台,一边介绍道,“无人机已累计发现管道腐蚀、阴极保护失效等隐患173处,预警第三方施工风险41次,管道泄漏事故率同比下降65%。”
当无人机完成巡检降落在操作平台时,地面站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并上传至云端。王强轻点屏幕,管道运行状态、缺陷分析、维护建议等信息一目了然。这套智能巡检系统正悄然改变着油田运维模式,让千里油龙在科技护航下更加安全平稳地运行。
5月16日,随着全球最大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洗涤塔成功吊装,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外资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顺利打通工程建设关键节点。
5月23日,记者从江苏省阀门工业协会获悉,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江苏阀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4.0106亿元,同比增长2.60%;工业销售产值453.5387亿元,同比增长3.7%;利税总额53....
近日,易普斯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易普斯)研发的“一种防止AEM电解槽旁路电流的双极板”正式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
近日,江汉盐化工氯碱装置自控优化提升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监控系统平台实时数据显示,装置月均自控率达到98.5%,月均控制平稳率达到99.3%,达到了项目规定的月均自控率和月均控制平稳率98%以上的目标。
“改造后的填料密封真给力!”日前,沧州炼化炼油二部设备技术员穆建玲在梳理LDAR检测数据时发现,1号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C3002填料密封泄漏检测点位,连续6个月无超标数据,填料使用寿命较之前提高了2...
近日,天伟化工厂一次盐水戈尔膜过滤器完成液位测量技术优化升级,该设备通过采用非接触式雷达液位计替代传统浮子液位计,进一步提升了生产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