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多项石油和化工领域成果在列。
其中,由中国海油完成的“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平台攻克了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海上平台长期服役面临的复杂设计计算、恶劣海况作业等工程技术难题,填补了超大型深水导管架平台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刷新了深水导管架高度和重量两项亚洲纪录。该项成果于2024年9月在南海流花11-1/4-1油田建成投用,为我国深水海域油气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开拓了新道路。
由南方电网、中国大唐等完成的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突破了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和工艺难题,在核心材料体系、系统集成、安全防控等方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广西南宁、湖北潜江钠离子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迈向新台阶。
由中国船舶完成的新型高效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碱水制氢装置突破了高稳定低能耗电极制备、高阻气低阻抗新型隔膜制备、大尺寸电解槽结构优化、系统集成与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基于该项成果的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新型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已于2024年11月成功应用于兴国铸业30万立方米/天绿电电解水制氢——储氢——450立方米高炉富氢冶炼示范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国绿氢全产业链贯通。
由国家能源集团、航天科技等完成的煤直接液化制备航天煤油成套工艺开发了以煤炭为原料通过直接液化技术制备高热值液体火箭推进剂的成套生产工艺,产品在比冲性能、冷却特性、流阻性能、燃烧特性等方面与石油基航天煤油一致,可以实现现役石油基煤油的有效替代。基于该成果制备的煤基航天煤油于2024年11月作为主燃料成功应用于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对于保障我国航天煤油燃料来源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
由国家能源集团完成的630兆瓦燃煤机组掺氨发电技术解决了在大容量燃煤锅炉上掺氨燃烧存在的着火燃尽困难、锅炉受热面吸热分布变化、烟气氮氧化物排放升高等关键技术难题,系统构建了大容量燃煤锅炉掺氨清洁高效燃烧技术装备体系。基于该项成果的广东台山630兆瓦燃煤机组于2024年10月完成特定工况20%比例掺氨燃烧工业应用,为我国燃煤机组源头减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近日,中国化学赛鼎焦化公司自主研发的“单炭化室压力调节系统SDCOKE1.0”通过山西省化工学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未来,企业的竞争力将取决于‘和AI共生的能力’。”3月20日,在深圳举行的以“因聚而生,众智有为”为主题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上,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如是说...
“让采油工岗位更精彩”,是赵琢萍的工作信条。她深耕岗位十余年,从普通采油工一步步成长为胜利油田最年轻的采油工技能大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人大代表。近日,她又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
3月13日,科睿唯安公布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最新统计数据,在化学学科领域评价中,南开大学首次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