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中国石油集团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上,左雷彬喜获集团公司杰出青年创新人才(科技创新)荣誉称号。这是对他以往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和激励。
图为左雷彬(右二)与同事探讨技术难题 刘思萌 摄
左雷彬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管道设计院)穿跨越室主任工程师。在设计岗位十三载,他一直认为,技术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才能真正做好设计工作。
承载梦想,追求设计零缺陷
2008年夏天,左雷彬从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公司,开启了他为我国能源储运事业奋斗的征程。
梦想起航,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半年后,左雷彬接到了第一个设计任务——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米坦格河跨越工程。接到任务,他没有多想,开始按部就班地按照流程计算、画图、编制文件。很快,第一份“作业”完成了,然而,就在他满以为会顺利通过时,校审人员给出了差评:设计方案的选择存在问题,缺乏逻辑性,细节不够全面,国外现场无法实施!
看着满篇的修改意见,左雷彬直冒冷汗。科室前辈告诉他,米坦格河跨越是中缅管道首个开工的项目,意义重大,项目各方均对设计文件认真审核,文件中的每一条说明、每一张图纸,甚至每一个标注、每一个标点都不能出现问题。这让他深刻地认识到设计的严谨性,更感受到身上的责任。他沉下心来,推敲设计文件的每一处细节,来来回回修改了数十遍,历时两个月,终于交上了一份合格的文件。
2011年,米坦格河跨越工程进入最关键工序,把三个重达70吨的桁架安装到桥墩上。缅甸没有大型吊车,桁架需要用卷扬机整体推送。施工风险大,需要清晰知道施工过程中每一处的应力水平。作为现场的设计代表,左雷彬临危受命,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应力水平曲线,并对桁架发送过程进行实时应力监测,最终保障了施工的顺利实施。
经历米坦格河跨越,左雷彬更深刻地认识到设计的责任。从此,设计零缺陷成为他追求的目标。
左雷彬说:“米坦格河跨越是他设计工作的起点,承载了我的管道梦想,也成为了指引我前行的灯塔。”
敢于突破,用智慧屡破难题
同事说,左雷彬一直喜欢做有挑战的工作,所以成长特别快。
米坦格河跨越完成后,左雷彬转战中缅管道国内段,有一系列难题在等着他。
中缅管道在我国西南地区通过横断山脉,被称为“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其中澜沧江跨越是中缅管道建设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峡谷强风、高地震烈度、陡峻地势、地质灾害等多项难题叠加,使得工程的设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多少个日日夜夜,左雷彬一头扎进了工程设计中。他首次将风洞实验技术引入了油气管道跨越抗风设计领域,建立了高精度的风洞实验方法,一举解决了澜沧江跨越的抗风技术难题,实现风工程科学与管道跨越设计技术的融合,还首次在大跨度悬索管道跨越中采用刚性桥面,取消抗风索系,掀开了我国大跨度悬索管道跨越的新篇章。
现在,这座红色的悬索大桥,像一道彩虹挂在高山峡谷间,成为澜沧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经过工程历练、快速成长起来的左雷彬放开了天性,总能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工作中的每一项挑战,用不断创新的理念去创造更多的记录。
之后的岁月里,他主持设计了国内最大主跨跨度悬索跨越工程——楚攀勐岗河悬索跨越;高等级通航河道最大跨越工程——涪陵乌江悬索跨越;首个小曲率空间曲线盾构隧道——兰州盾构;“高原第一盾”——雪水河盾构;国内首个三管同跨斜拉索跨越——北盘江跨越;国内首个D1219直接铺管工程——陕京四线无定河穿越;首个全断面卵石定向钻穿越——石亭江穿越等等,这一系列创纪录工程的设计都彰显了他勇于面对挑战和不断创新的工作风格。
屡创记录的背后,是一颗敢于突破、善于创新的心。左雷彬先后承担了多项集团公司和管道局级科研课题,先后获得了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作为主要完成人的“超长距离穿越和大跨度悬索跨越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针对一个个具体工程,他的发明才智也全面展露,先后获得的专利有25项,其中发明专利有15项。他完善了高水压条件下的盾构隧道防水体系和荷载计算模式,发明了用于结构抗震的柔性抗震管片结构及其抗震体系,这些创新成果解决了中俄东线、中亚D线、西三线等重点工程中盾构隧道的抗震和防水技术难题,发明了定向钻钻杆疲劳分析方法,为超长距离定向钻穿越刷新世界纪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求实致远,把眼光投向未来
“老左有一种探索精神。”谈到左雷彬取得的成就,同事这样评价他。
这些年来,左雷彬一直关注着世界油气管道穿跨越最前沿技术,在深入研究这些技术和理论的同时,他也会触类旁通地思考着,把这些技术引入到油气储运行业。不久前,在科室内部的一次研讨中,他给同事们讲到先进的激光爆破方式,期望着把这项前沿技术应用到隧道施工中。
懂得创新的人总会把眼光看向很远。几年前,真空管道运输在新闻中火了一阵子。这种运输方式比超高速火车和飞机更安全、更环保。虽然,真空管道的研究仅停留在设想中,但却代表着未来。
新闻中的未来设想,激起了左雷彬的兴趣。在管道局科技中心的支持下,他开展了“大口径真空管道试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的研究工作。这一课题结合国家牵引动力重点试验室拟建的超级高铁试验平台项目,进行真空钢制管道研发和应用,通过真空管道温度变形控制、自动启闭装置、安装与密封等技术研究,形成能够适用于超高速轨道交通系统的真空管道设计方法。
创新需要传承。如今,作为科室的技术负责人,左雷彬带头完成了河北省管道隧道和跨越技术创新中心的筹建工作,在科室内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带领大家开展全员创新活动。
承载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左雷彬展现着一名管道设计青年该有的样子,正为技术创新、行业发展努力奋斗着。
为深入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提升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5月21日下午,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专题培训,现场约90余人参加培训。
“急救等得起吗?当意外突发时,抓住心脏急救的‘黄金四分钟’,就是抓住生命最后的机会……”5月22日,一场特殊的“生命必修课”在东北销售公司举办。50名员工在严格培训和考核后获颁红十字救护员证书,至此该...
“真是太方便了,以后再也不用专门来加能站开票了!”5月22日中午,湖北宜昌城区张先生在中石化万寿桥站加完油后,在员工的指导下登录易捷加油APP开具了一张数电发票,亲身体验了数电发票的便捷。
5月21日,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宇科能源(深圳)创始人刘科一行到访鹏飞集团,与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围绕利用“煤炭微矿分离与新型肥料全生命系统减排技术”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