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内外原始开车后连续运行纪录
中化新网讯 截至7月10日,在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投用的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以下简称半废锅航天炉),已连续稳定运行300天,打破国内外原始开车后连续运行纪录。截至发稿时,该装置仍在连续运行中。
据了解,半废锅航天炉采用4.0兆帕粉煤加压气化技术配置辐射段废锅工艺,于2023年9月12日点火一次成功,并于次日产出合格的合成氨产品。至今,半废锅航天炉不但保持了连续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高效率的运行状态,而且蒸汽产量稳定,未出现衰减现象。
安徽昊源集团对于半废锅航天炉的高效稳定运行表达了高度认可,认为半废锅航天炉原始开车至今连续运行已经超过300天,各系统参数仍持续保持稳定正常,装置稳定性、技术先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装置自动化率也大大提高,关键技术突破及成套技术创新得到了充分验证,安徽昊源集团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介绍,此次稳定运行超300天的半废锅航天炉是安徽昊源集团采用的第七台航天炉。该航天炉在生产中的卓越表现,不仅为安徽昊源集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今年4月9日,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航天2000吨级干煤粉加压气化辐射型半废锅技术”鉴定会上,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这一技术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解决蒸汽衰减难题的重要里程碑成果,对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航天工程作为我国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策源地,坚持服务国家能源化工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开发适应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先进煤气化技术。2015年,该公司启动辐射废锅气化技术研发,2017年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尤其针对废锅积灰导致蒸汽产量衰减的行业难题,开发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成果。此次半废锅航天炉刷新原始开车行业纪录,展示了航天工程在煤气化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其勇于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的使命担当,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和节能减碳做出了贡献。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的实验室内,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成员正在做一种绿色催化剂的实验,这种催化剂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为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百年前,侯德榜先生曾在北洋大学堂讲授《纯碱制造》等课程...
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黑金”,以其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化学可塑性和稳定性、极强的对作物营养成分的负载力,正在推动作物肥料品质与应用的效果升级。7月12日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纳米...
6月25日至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炼化行业正向“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三个方向转型。未来,行业将加速绿色低碳变革,通过分子炼油等技术破...
7月10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天津大学了解到,该校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兆碱基Mb)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在《自然-方法》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