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10万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工业项目开工

  11月6日,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液态阳光”项目二氧化碳精制及甲醇装置桩基础开始施工,标志着国内首个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液态阳光”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工业化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微信图片_20241113112556.jpg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工业园区,采用中煤鄂能化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技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制绿氢,再将化工装置排放尾气提纯精制的二氧化碳与绿氢转化为甲醇,实现规模化绿电绿氢消纳和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中煤鄂能化公司发展科创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约49亿元,将建设625MW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2.1万吨/年电解水制储氢、10万吨/年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绿色甲醇(含15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精制)以及配套公辅设施。计划于2026年10月建成投产后,较同等规模的煤制甲醇每年可减少煤耗14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万吨。

  该项目是中国中煤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中国中煤“两个联营+”示范基地,构建“两个对冲”机制,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的全流程工业化示范,将为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的二氧化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提供工业化解决路径。

微信图片_20241113112600.jpg

  据了解,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绿氢,再由绿氢加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甲醇,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的循环利用,这个被称为“液态阳光合成甲醇”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团队历时20载攻克的,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此前在兰州新区完成了工业化验证。与传统煤制甲醇排放二氧化碳不同,该技术则是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开辟了一条绿色甲醇全新路径。(企业供图)


相关推荐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该项目依托零碳产业园模式和绿氢全栈技术能力,将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为稳定、高价值且易于储运的绿氨....

2025-07-09     中化新网

巴西对华乙醇胺反倾销作出初裁

  近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49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乙醇胺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但不建议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继续进行调查,并将本案作出终裁时限延长至自立案起18个月...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第九届“感动石化”人物发布活动在京举行

  7月8日,中国石化第九届“感动石化”人物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

2025-07-09     中化新网

天津大沽化工EPS装置投入试生产

7月7日,从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沽化工)获悉,近日,大沽化工EPS(可发性聚苯乙烯)装置正式入料,启动试生产运行,标志着该公司在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的赛道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前,国.....

2025-07-09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挂牌上市

我国纯苯市场迎来了重要金融工具。7月8日,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纯苯期货于9时挂牌,纯苯期权于21时挂牌。纯苯期货首日挂牌BZ2603、BZ2604、BZ2605、BZ2606共4个合....

2025-07-08     中化新网

克深气田累产气超900亿立方米

  截至6月30日,我国陆上首个超深气田——塔里木油田克深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900亿立方米大关,达到900.14亿立方米。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