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湛技艺书写产业工人奋斗答卷——记全国劳模侯中文

  在富岛公司装置区里,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在设备间穿梭,手中的测温枪在设备表面游走,听棒贴近机组聆听运转的“心跳”。他是侯中文,17年如一日扎根钳工岗位,用执着与创新驯服“洋设备”、破解“卡脖子”难题,以匠心匠艺护航装置安稳运行。

  扎根一线:从“学徒”到“设备活字典”的蜕变

  2008年,侯中文带着对机械维修的热爱加入富岛公司,成为一名机修钳工。初入厂房,面对来自各国的先进设备,这个年轻人没有退缩,反而把办公桌变成了“知识库”——泛黄的设备手册、密密麻麻的笔记、贴满标签的零件图,记录着他日夜钻研的足迹。“没有修不好的机器,只有不肯花的功夫。”这是侯中文的座右铭,更是他行动的写照。

  凭借着一股“钻劲”,他将富岛公司四套装置的上千台设备摸了个透:哪台设备是德国进口的精密泵组,哪台压缩机来自日本,甚至每台设备的易损件寿命、历史故障记录,他都能脱口而出。同事们戏称他为“设备活字典”,而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蹲守现场的积累。当别人下班休息时,他还在对照图纸研究设备结构;当设备出现异常,他总能第一时间判断故障点,用最短时间恢复生产。

  破局突围:驯服“洋设备”的中国工匠

  2016年,富岛公司甲醇二期装置的进口磁力泵繁发抱死故障,外方专家断言“必须更换核心部件”,不仅维修周期长,单套维修包报价高达百万元。面对每天300万元的停产风险,侯中文拍案而起:“国外技术人员能修,我们为什么不能?”

  这场与“洋设备”的较量,成了侯中文职业生涯的关键一战。他带领团队一头扎进四十多度的高温车间,在设备解体后的数百个零件中抽丝剥茧。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连续36小时不合眼,终于发现问题出在止推串量0.3毫米的误差上——这个肉眼难察的细节,正是外方专家“留一手”的技术壁垒。侯中文团队凭借精准测量和反复调试,仅用7天6夜就完成了原本需要外方两周才能完成的维修,不仅为公司节省了数百万元费用,更实现了磁力泵的自主维修,彻底打破了外方的技术垄断。

  此后,侯中文在进口设备国产化改造的路上越走越远。17年来,他主导完成设备技术改造300余项,成果转化180余项,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升级12项,避免装置停车18次,累计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曾经依赖“洋专家”的机修车间,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设备自主维修示范基地”。

  临危受命:装置安稳运行的“急诊医生”

  在富岛公司,侯中文还有个响亮的外号——“设备急诊医生”。无论凌晨还是节假日,只要装置出现紧急故障,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用最快速度“抢救”设备。

  2022年1月,正值春耕备肥关键期,化肥二期二氧化碳压缩机组突发振动异常,整套装置被迫停车。若不能及时修复,不仅影响全国春耕用肥供应,每天还将造成数百万元损失。侯中文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开启“24小时战时抢修”。他吃住在现场,困了就在办公室打个盹,饿了随便扒两口饭,眼睛紧紧盯着检修进度。通过精准拆解、逐项排查,仅用2.5天就完成了原本需要4.5天的检修任务,创造了同类设备检修的最快纪录。当机组重新发出平稳的轰鸣,侯中文布满血丝的眼中终于露出笑容。

  这样的“急诊”场景,在侯中文的职业生涯中上演了140余次。他带领团队安全完成6000余项检修项目,累计安全检修工时达1.8万小时,为富岛公司甲醇一期连续运行674天、化肥二期连续运行629天,双双打破全国长周期运行纪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匠心传承:培育技能人才的“领路人”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团队强了,企业才能强。”作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副领衔人,侯中文始终把“传帮带”视为己任。他创新推出“一题、两讲、三评比”培训法,将课堂搬到检修现场,让徒弟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在2023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侯中文担任指导教练,带领选手包揽个人第一、二、十四名,并斩获团体一等奖、二等奖,创造了富岛公司在国家级赛事中的最佳成绩。他培养的徒弟中,14人次获中海化学技能大赛奖项,4人成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4人在海南省技能大赛中名列前茅,形成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技术尖兵队伍。

  除了育人,侯中文更注重技术创新的“开花结果”。他带领工作室成员累计发表技术论文42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7项,提出技术创新486项,成果转化336项,不仅解决了企业内部的技术瓶颈,还跨区域支援东方临港产业园等单位,攻克50余项“卡脖子”难题,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技术动力。

  初心如炬:在平凡中成就卓越

  从普通钳工到“南海工匠”,侯中文的办公桌上始终摆着一本磨破封面的《钳工手册》,扉页上“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字迹早已褪色,却深深烙在他的心里。17年的油污与汗水,在他身上留下了厚厚的老茧,却从未消磨他对技术的追求、对岗位的热爱。

  “什么是工匠精神?就是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侯中文常说。当有人问他为何不选择更轻松的管理岗位,他指着正在检修的设备说:“这里才是我的战场。”在他看来,设备的每一次平稳运转、故障的每一次成功排除、徒弟的每一次成长进步,都是比任何荣誉更珍贵的回报。

  如今,侯中文依然每天穿梭在机修厂房,用听棒捕捉设备的“心跳”,用锉刀打磨着工匠精神的光芒。他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伟大的事业,让青春在一线闪光,让匠心在传承中永恒。

  


相关推荐

黑龙江吉地油服:筑牢党建“压舱石” 把稳发展“方向盘”

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建强党组织为目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在“严、紧、深、细、实”上做文章,创新党建工作新方式新方法,切实把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创效益”作用落到实处,推动公司提

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上好“三课堂” 激发员工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结合二季度染料生产实际,人资部按照全年培训计划,为员工培训上好“三课堂”,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培养员工“坚持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长期学习”的好习惯,精准打造员工

河北化院举办校园双选会, “一站式”服务助力精准就业

  5月15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25年校园双选会暨河北省化工医药产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专场招聘会,覆盖化工、医药、智能制造等多个重点领域,吸引11所联盟高校共计7000余名毕业生到场参...

2025-05-16     中化新网

广西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广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建立基本管控制度,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

2025-05-16     广西石化新闻

辽宁汇聚各方智慧 助力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为深刻吸取近年典型事故教训,深入推进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辽宁省应急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当前辽宁省部分涉及高危工艺精细化工企业自动化程度不高、全流程自动化改造不规范、标准...

2025-05-16     辽宁石化新闻

北沥公司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华锦集团北沥公司经过6个月的不懈努力,建设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通过打通生产、设备、安全等独立系统数据,隐患识别效率和决策响应速度得到明显...

2025-05-16     辽宁石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