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乌云密布的汉江北岸,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潭口采油管理区张港站员工正紧锣密鼓地拆除黄新斜35井的电器设备,这是该厂干部员工积极应对大汛的一个缩影。
8月下旬,受汉江上游持续降雨的影响,丹江口水库泄洪降压,汉江水位不断上涨,直逼40米“生死水位”。俯瞰汉江,长堤如龙,往日“鹭鸟清晨嬉戏,村民夕阳收割”的美景已然不见,目光所及唯有滔滔浊水。面对汹涌而至的洪峰,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精心部署,吹响集结号令,数百名江采将士严阵以待,关停沿江油水井,搬运设备物资,一场防汛保产战在汉江两岸打响。
入汛以来,如何兼顾防汛和保产两项重点工作,是该厂生产运行部负责人曹振华考虑最多的问题。每天一大早,他都要和同事们驱车前往汉江边,了解汉江水位、防汛措施落实等方面情况,现场部署防汛工作。回到办公室后,还要跟油田相关业务部门和地方水利部门联系,研判汛情发展趋势,将预警信息发送至各单位,及时安排水电、安装、信息等专业应急力量,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水位居高不下,汉江上游连日阴雨,抗洪形势愈发严峻。油田主要领导先后来到防汛堤段看望慰问抗洪将士,厂党委班子成员与抗洪将士一起战备值班,坚守在大堤上,鼓舞抗洪士气。与此同时,12艘橡皮船、335件救生衣,300把铁锹、9527条草袋和编织袋等防汛物资,在最短时间送至各站点。
潭口采油管理区张港站位于汉江北岸,所辖的黄2站和代河站都毗邻汉江,是该厂临江油井数量最多、抗洪压力最大的前沿阵地。关键时刻,该站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把党旗插在了大堤上。“抗洪保产看党员”,深秋时节,蚊虫仍然肆虐,天气阴沉欲雨,道路泥泞潮湿,江风穿衣透骨。党支部书记杨凯带领众人蹚着泥水,顶着刺骨的江风,抬设备、关流程、固定管线,连续奋战36个小时,及时转移了15口沿江油井的抽油机、开关箱和信息收集箱。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同时,他们还对每口临江油水井的套管和流程管线实施封堵,严防江水漫过管线时油污泄漏,造成水域污染。凌晨两点,水位一度上涨到39米,队员们赶到最前线的黄2站,戴着头灯、手持电筒,沿江巡查,累了,就在散发着潮气的堤面上歇会,困了,就找个草袋子铺在地上打个盹,头灯和手电散发出的点点微光,俨然成为夜色中最亮的星。直至天色露白、水位降低,众人才返回站上稍作休息。“水情瞬息万变,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才能确保安全度汛。”通宵值班的杨凯略显疲惫,目光却依然坚定。
在防汛保产的前沿阵地上,江采将士奋不顾身,迎战“洪魔”;而在临江稍远的各个井区,防汛保产小组也纷纷开足马力,加快工作节奏。9月1日下午2点,汉江水位涨至39.17米, 东荆河水位31.9米,位于东荆河下游王小垸分蓄洪区的新沟采油管理区沔45井区面临严峻考验。厂、区防汛工作小组闻汛而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沔45井区所在王小垸村负责人沟通协调,将村委会设置为部分抢险物资的临时堆放点。洪湖站站长王静、党支部书记陈华带领10余名党员骨干,配合施工单位对井区内7口油井做好停抽和管线扫线工作,回收电器设备,拉空拉油罐内原油并固定罐体。夜幕低垂,突击队员席地而坐,简单扒了几口盒饭后就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抢险工作中。直至凌晨1点,此次鏖战才接近尾声。抢险突击队员连续奋战近12小时,确保了设备全部安全转移。
目前,江采将士正日夜坚守在汉江岸畔,全力抵御新一轮洪峰的到来。
7月16日早7点30分,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新沟采油管理区马25站副站长芦亚杰和员工吴周雄,来到马50斜-2-5井巡检,俩人用钢丝绳固定加药罐,确保了罐体安稳牢固。
7月1日早7点30分,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新沟采油管理区马25站马50拉油点副站长芦亚杰和员工吴周雄来到马50斜-2-5井巡护,用钢丝绳固定加药罐,确保了罐体安稳牢固。
长江流域连续的降雨,导致长江水位暴涨,南京市江北新区抗洪指挥部启动防汛应急二级响应,扬子石化积极响应江北新区防汛要求,全力做好公司的防汛工作。处在防汛前沿的扬子石化水厂把防汛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