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起草的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GB/T45420-2025)(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并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
《规范》提出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方法,建立危险化学品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规范,有效填补了该领域标准空白,适用于生产、储存和经营(带储存设施)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记者从石化联合会了解到,随着化工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是以风险分级管控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有待提升,风险识别到管理的全流程技术要求亟待统一,系统性的标准制度相对缺乏。二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多家危化品企业出现固有风险与残余风险混淆、风险清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风险分级管控落地实施难等问题。三是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数据资源分散、数据互联互通不畅、智能化标准不足等问题。
针对以上难题,《规范》统一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在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管控流程,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全过程,体现了我国双重预防机制、风险监测预警、互联网+危险安全生产等法规要求和实践做法,既体现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
《规范》提出了固有风险和残余风险的概念。生产阶段固有风险主要是表征对象的危险性及潜在发生事故的严重性,而生产阶段装置设施残余风险概念主要用于表征现有控制措施有效情况下还残余的风险大小。对于固有风险等级高的对象或活动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确保风险一直处于可控状态。《规范》建立了固有风险分级方法,即通过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性分析进行定量判断或通过考虑装置的重大危险源性质、反应类型、反应风险等级、操作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简化定性判断。
针对新工艺开发阶段尚没有开展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工作,工艺放大过程不顺畅,装置安全性有待提高等问题,《规范》从实验室研究、中试、工程设计、施工与安装、开车等新工艺开发全生命周期等多方面提出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工作内容,包括获取必要的安全信息、进行本质安全评估与优化以及开发安全防控技术,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7月5日,中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以净化专业竞赛为契机,采用“理论+智能实操”双模式,开展硫化氢安全防护能力提升考核。此次测试创新应用智能气田信息化系统,推动传统工艺培训向数字...
六月骄阳似火,安全警钟长鸣。在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期间,华昌化工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一系列精心策划、特色鲜明的活动蓬勃开展,安全...
为全面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筑牢公司安全防线,中油电能热电一公司紧密围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核心主题,精心策划并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共
中化新网讯7月4日,面对持续攀升的气温,湖州明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行动纲领,组织开展了一次消防应急演练,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注入一剂“强心针”,全力守护员工生命安全与公司财产安....
从5月30日至7月1日的一个月时间内,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三批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省级复核结果,共有11家化工园区被评为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湖北省安委办5月30日公布的首批复核结果....
据武邑县应急管理局通报,2025年5月30日18时30分左右,武邑县一化工企业车间发生煮洗釜爆炸,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虽然通报没有点出企业名称,但因为发生事故的设备是煮洗釜,结合武邑县有数家硝化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