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标普全球商品洞察公司发布报告称,2022年欧洲天然气需求已被削减,这一削减很可能是长期性的,并会在化工业界引发连锁反应。这可能对欧洲化工行业造成长期破坏,尤其是化肥行业。
标普全球表示,包括化肥的化学品行业是欧洲重要的天然气消费行业。标普全球的数据显示,去年,该行业天然气总需求量下降了近24%,从2021年的210亿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160亿立方米。标普全球估计,部分天然气为原料的产能或由天然气转向液化石油气(LPG),造成欧洲工业部门的天然气消费量发生结构性下降。自2022年年中以来,天然气工业需求加速萎缩,但对价格下跌的短期敏感性很小。这表明欧洲工业天然气消费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原因包括效率提高、消费者行为改变以及制造业减产。
标普全球称:“我们对不同工业部门天然气使用情况进行的分析表明,由于效率提高、工厂关闭和产业链转移,欧洲天然气需求下降可能是永久性的。”针对化工行业,标普全球称,去年欧洲化学工业天然气需求削减量的至少四分之一是永久性的。标普全球举例指出,巴斯夫就计划永久性削减其欧洲产量。
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的主要用途是合成氨,进而生产尿素、其他氮肥和甲醇。标普全球报告称,2022年,欧洲用进口氨替代本土氨的规模有限,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停止出口氨,而其他地区的替代能力有限。标普全球称,这将给欧洲化肥行业带来长期破坏。
标普全球表示,化肥行业不仅仅面临天然气供应问题,还面临经济问题。天然气占合成氨生产总运营成本的60%~70%。尽管2022年氨价格与2015~2020年的平均价格相比上涨了3.6倍,但同期天然气价格涨幅大幅上升,挤压了欧洲氨和尿素生产商的利润,这些生产商甚至在2022年之前就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生产成本最高的化肥生产商。到2022年8月底,欧洲几乎一半的化肥生产量被削减或关闭,其中包括波兰和立陶宛的大部分生产线。直到2022年10月,随着天然气价格下跌,波兰和立陶宛才恢复了大部分工厂的生产。据标普全球旗下的Fertecon公司称,尽管2022年第四季度天然气价格下跌,但2023年初,欧洲约35%的氮肥产能仍处于停产状态。Fertecon预计,2023年,停产工厂不会全部恢复生产,欧洲大约10%的低效产能可能永久关闭。部分东欧化肥厂除了天然气价格总体较高外,还因为价格波动较大而很难继续运营。
不过,对于现存的欧洲化肥企业,其盈利并不太糟。标普全球报告称,市场紧张将使欧洲氨和尿素价格在短期和中期内保持高位。Fertecon预计,到2026年,欧洲合成氨价格将高于1000美元/吨。在这种情况下,天然气的价格将略高于100欧元/兆瓦时,这会大大高于标普全球预测的欧洲天然气平均价格57欧元/兆瓦时。未来几年,欧洲氨/尿素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没有合成氨和尿素出口。如果俄罗斯不恢复海运出口,欧洲化肥行业将在多年内保持供需紧张。
近日,美国提议对日本及韩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而由于韩国是美国芳烃和基础油的最大进口来源国,市场人士表示,此举将冲击美国芳烃进口。
行业专家分析,中东氢能项目开发商正凭借近年试运经验和在建产能优势,竞逐亚洲及欧洲低碳氢/氨招标市场。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数据显示,该地区共有67个低碳或可再生氢/氨项目在建,总产能达900万吨/...
近日,英国政府发布《清洁能源产业部门计划》,提出到2035年实现清洁能源年度投资翻番,并将推动风电、氢能、核能、碳捕集与封存(CCS)、热泵等关键技术发展,力争将英国打造为“清洁能源超级大国”。
近期,有市场人士在论及欧盟生物基塑料盒热解油法规时表示,欧盟内部对生物石脑油和热解油的监管仍存不确定性,这抑制了石化行业的需求,阻碍了投资,还导致生物石脑油和热解油价格因终端用途不同出现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