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在日前于北京召开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五五”发展思路研讨会上,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发布了《“可再生氢100”化工报告——氢能支撑重点化工场景脱碳展望》(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推动可再生氢与化工产业的耦合发展前景广阔,对重点化工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报告》结合产业技术成熟度和工程应用进展,预估了行业落实转型发展的3个时间段:2030年之前为转型培育期,绿色化工由初步探索转向规模化示范,可再生氢成本走向平价,化工行业成为中国最大的可再生氢需求市场;2030—2040年为耦合发展期,可再生氢推动化工和能源领域深度耦合,能源化工基础设施逐步覆盖全部绿色化工技术路径,并探索多元化、多领域的耦合化、网络化发展;2040—2060年为全面发展期,氢基燃料贸易市场为化工绿色转型提供空间,我国可再生氢电解槽装机量达到500~750吉瓦,可再生氢相较工业副产氢与化石能源制氢更具经济性,可支撑化工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报告》同时指出,目前可再生氢还存在产能波动性与化工行业工艺要求相矛盾、经济性与化工行业成本要求存在差异、生产规模暂时不能满足化工行业需求等问题。未来实现化工行业与可再生氢耦合,一是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发展模式,通过本地一体化布局和跨区域能源资源规划,布局好绿色化工产品制备和储输项目,打造区域特色的产业转型经济;二是要科学开展供氢端、储运端和应用端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加强应用端的绿色化工工艺技术攻关;三是要建立统一市场支撑,统筹研判化工各个细分领域生产消费的情况,充分构建电氢碳量认证体系,完善标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分阶段、分区域的转型方案。
据悉,《报告》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与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共同撰写。
5月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
5月16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工会与北京化工大学工会联合组织“寻根工运圣地赓续百年初心”参观学习活动,来自两单位的约70名工会代表、党员代表及青年代表共同参观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5月20日在湖北襄阳举行的“智慧融合筑就精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学六化建)以一场盛大的现场签约合作,在近400位与会代表的热烈祝福中度过了“60岁”生日。
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如何?稳外资有哪些新举措?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围绕经济热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经济....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河南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