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罐区和管道作为石化行业连接上下游产业的重要环节,是生产、转运、进出口等环节重要的‘避风港’;但目前罐区安全规范管理并未和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达到同频,是危化品行业的安全短板。”日前,在青岛举行的2023石油化工数字化(储运)罐区高峰论坛上,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昌再提出,石化行业亟待步入高质量、智能化、安全精细的发展进程。
这也是众多与会者的心声。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炼化、储运、管道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和从业者们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探讨为石油化工储运罐区落上“安全锁”的可行之道。
罐区安全事关国家战略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而“能源安全”更是已连续4年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在2021年、2022年与“粮食安全”并提,其重要性不断凸显。
“石油石化储罐是我国战略能源储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连海事大学教授王建平介绍说,截至2023年初,我国石油产储能力约为39亿吨/年,液化天然气(LNG)产储规模约3500亿立方米/年,油气管线总里程约20万公里,石油石化储罐约3.5万座,总罐容约3.5亿立方米,移动运输槽、罐约35万个。
“巨大的产业规模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战略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技术需求。”中国自动化学会石油化工应用专委会秘书长张建立指出,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作为保障油气化工生产的储运设施,储罐区、管线站场所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的趋势,以强化安全为目标的管理模式也成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在本次交流大会上,石化储运罐区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安全保护装置、数字化转型进程是最主要的议题,而每个议题展开的根基都在于“安全”二字。储罐安全、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一重又一重防护之网,正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驾护航。
安全保护装置未雨绸缪
“流程工业用储罐储存的通常都是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因此对于储运系统的防火、防爆、防溢、防抽空等均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苏州安特威工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杰表示,安全保护装置如阻火器、呼吸阀、紧急泄放阀、氮封阀等,对于安全事故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这些装置散布在储运罐区的各个部位中,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便一一活动起来,“千方百计”地阻止事故扩大,避免严重后果。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专业技术总监黄艺珠解读了对压力储罐安全附件的设置及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安全阀和爆破片装置的分析标准、超压泄放装置安装要求等。据了解,我国对于每种保护装置都制定了非常精细的标准和规定,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金良说:“随着工业技术发展与进步,国家对安全工作日益重视,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安全的理念已深入到各行各业,这也是众多标准修订的原则之一。”
这种理念正不断推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江苏八方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利利指出,阻火器可以通过高效的换热效应阻止火焰在管道里传播,从而减少重大事故发生几率。2021年,鼎睿石化有限公司的火灾事故即与未合规安装阻火器有关。近年来,业界对于阻火器重要性的认知不断提升,需求也逐步增大,但在具体如何选择经济适用的阻火器方面还存在困惑。对此,刘利利建议企业参考可燃气体组别、安装位置和工艺条件三个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阻火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上海爵格工业工程有限公司过程安全部技术经理徐建军表示,目前氢气的应用已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安全性则是制约其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助力氢气的工业化发展,该公司就氢气阻火器的淬熄性能展开研究,并开发了新型氢气阻火器。
气体检测技术防微杜渐
“气体检测报警仪作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无序释放检测报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维护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预防事故的必要条件。”中国石化胜利石化总厂首席专家、《气体检测报警仪安全使用及维护规程》主要起草人之一邱敬敏介绍说。
据了解,我国有关罐区气体检测的政策要求愈发严格。加强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实现日常监管、作业监控、应急救援的闭环管理,既是企业自身安全发展需要,也是政府安全监管需要。
但目前的气体检测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包括油品泄漏逸散规律不明晰,应急早期预警、应急响应等缺少技术支撑,特别是罐区设置的可燃气体探测器针对油品泄漏不报警,这是国内外多起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储运公司抢维修中心主任杨志华表示,《石油化工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规定,设计人员需结合现场扩散模拟计算的结果,验证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布点设计效果。但实际上,国内大多设计单位都没有开展扩散模拟计算。
针对这个问题,该公司展开研究,提出最优探测器布置方法,并研制出高灵敏度固定式(多功能)油气探测器,实现“测漏、测爆、测毒”三测合一,最大限度避免油品泄漏扩大和着火、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杨志华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家新标准要求空白,为设计单位开展扩散模拟计算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年的轮胎市场,将是技术、成本、生态与服务的终极较量,在这场变革中,唯有兼具规模化降本能力、创新技术储备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持续发展。”当被问及轮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高级...
站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垦东12平台上,高级工程师韩永刚轻轻动了几下手指,脚下3000米处的油藏三维模型就出现在平板电脑上。
5月9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以“从DeepSeek+机器人到具身智能”为主题的未来产业推介会举行。
近日,谷歌与陶氏化学宣布达成一项开创性合作,旨在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破解薄膜和软包装塑料回收的技术瓶颈。这一合作预计每年可助力处理7万吨当前几乎无法回收的塑料废弃物。
近日,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塑机)和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就机械装备前装、全球制造基地数字化建设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2日,从寰球六建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承建的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乙烯装置数字化管道预制已经累计完成16.7万余英寸,突破单日预制焊接量3000英寸以上,为项目顺利推进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