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石化业进军CCUS市场

  随着全球迈向碳中和时代步伐的加快,各类企业和投资商都在积极行动、参与其中。面对这一潜在的商机,韩国石化业纷纷采取行动,发力进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市场。由于行业的特点,大量的碳排放在所难免。因此,他们反过来利用这一特点,包括利用异地的废气田,推进各种CCUS示范验证项目的实施。

  据业内人士透露,乐天化学以2023年下半年实现商业生产为目标,正式进入大山工厂实施年产20万吨碳捕集和液化设备的设计。完成为期9个月的碳捕集和利用(CCU)中试设备示范验证后,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

  乐天化学的设想是,将大山工厂内石脑油分解(NC)过程产生的废气进行预处理,分离出二氧化碳后将其投入到二次电池电解液有机溶剂材料的原料中,或作为干冰和半导体清洗液原料销售。据此,乐天化学最近与当地政府签订了协议,承诺投资3600亿韩元实施这一项目。

  SK创新正在扩大其在蔚山综合设施的制氢过程中产生的碳回收业务,并将其制成高纯度气体进行销售,旨在消除空气污染问题,提高精炼工艺效率,并创造利润。SK创新还向蔚山附近的工厂提供产品用于半导体蚀刻、焊接、植物栽培等,并与韩国石油公司合作,推进利用东海气田的碳捕集和封存(CCS)示范项目。

  CCUS是韩国主要企业关注的焦点,是实现碳中和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国家都把CCUS技术作为低碳发电的核心战略来管理。自进入2000年以来,韩国一直积极研究和开发碳收集方法,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和分离膜法等。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工业ARC的预测,2026年全球CCUS市场规模将达253亿美元。国际能源署(IEA)通过“2070全球碳中和方案”将CCUS的技术贡献度提高到总碳减排量的15%,并称“没有CCUS技术就不可能实现净零排放”。

  CCUS分为用于将捕获的碳半永久性地封存到废弃油田和气田中的CCS,和用作化学处理等其他应用的CCU。由于CCU业务受盈利能力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CCS业务在短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过将碳转化为新原料的CCU业务也将在中长期内有所进展。它在降低每年高达数百亿韩元碳排放权的购买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发展新业务的机会。

  韩国最大的民营可再生能源供应商SK E&S最近与一家全球能源企业合作,计划将位于东帝汶海上的Bayu-Undan天然气田转变为碳封存库。SK创新的子公司SK earthon最近宣布由以往从事石油开发业务转型为专门从事碳封存业务,并决定参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等国家实施的东海地下碳封存海外项目。锦湖石油化学也正在考虑投资CCUS业务,在确保满足客户的前提下,将CCUS引入能源发电业务。LG化学正在与有关机构合作,共同推进将碳变成高性能可生物降解塑料等高附加值化合物的研究。


相关推荐

可再生能源将成摩洛哥主导能源

  近日,摩洛哥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部部长莱拉·贝纳利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摩洛哥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5500兆瓦,占能源总装机容量1.2017万兆瓦的46%。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梅赛尼斯收购OCI甲醇业务 

  7月3日,OCI全球公司宣布,已将旗下全球甲醇业务100%股权出售给梅赛尼斯公司。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多家日本公司参与澳天然氢开发

  近日,三菱瓦斯化学宣布,将通过投资一家澳大利亚企业参与地下氢的开发。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渤海钻探刷新伊拉克高压固井纪录

  近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固井公司表示,在伊拉克米桑油田FQCS-105井施工中,应用正注反挤固井工艺克服极端复杂地质条件挑战,完成244.5毫米技术套管固井作业。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IEA:未来数年石油市场供过于求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石油市场中期展望称,未来数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将大幅超过需求增长。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石油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福华气体液氩首次自主出口

  7月2日,福建福华气体有限公司厂区内,两辆满载高纯液氩产品的专用气柜车缓缓驶出,销往东南亚企业,标志着该公司首次实现液氩产品自主出口。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