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工业园区:绿色升级驶上“快车道”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是黄河中上游第一个自流灌溉市。中卫工业园区集工业发展、生态绿化、文化旅游为一体,是黄河流域润泽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中卫工业园区聚焦“六新”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行业发展驶上“快车道”,现已成为中卫市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日前,黄河流域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组走进中卫工业园区,感受这里的产业兴旺、生机勃勃。

ImageFetcher (4).jpg

调研组在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参观(彭奋君/摄)

  实现产业耦合发展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中卫工业园区结合产业实际,重点聚焦“六新”产业,打造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推动新材料向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

  调研组了解到,园区抢抓宁夏打造光伏产业新高地重要战略机遇,依托宁夏协鑫晶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2022年11月,协鑫公司5GW颗粒硅N型单晶示范项目首炉投产。2023年2月,贝盛年产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晨光年产30万吨硅基及气凝胶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园区打造光伏新材料产业集群势头正盛。

  与此同时,中卫工业园区以发展化工材料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化工新材料耦合式发展;重点发展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尼伦66、芳纶、煤基沥青碳纤维复合材料、环保染料等化工新材料。依托现有产业,园区化工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耦合式发展,随着瑞泰公司8万吨/年尼龙66及5万吨/年中间体扩建项目、10万吨/年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及18万吨/年光气改扩建项目落地,计划到“十四五”末,园区现代化工集群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调研组在宁夏华御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已建成投产16万吨/年离子膜烧碱、5万吨/年氯化苯、6万吨/年硝基氯苯、2万吨/年对氨基苯甲醚、1万吨/年二苯醚、6000吨/年邻氨基酚等生产装置,以及配备完整的公用工程及环保装置。该公司正全力打造氯碱、对邻硝、高端导热油和新型高分子新材料等系列产品,布局农药、医药、染料、有机化工、清洁能源、绝缘耐高温材料等领域。目前该公司已获得45项实用新型专利,拥有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尽管地处西北,但是调研组走进中卫工业园区,感受到的是天蓝水清、鸟语花香,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近年来,不断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是中卫工业园区始终追求的方向。

  园区推动落后产能加速退出,积极参与工业企业能效“标杆”对标行动。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聚焦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加快宁钢余热回收发电项目、宁钢熔融钢渣冷却破碎一体化系统与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将园区15家重点用能单位纳入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强化常态化监管,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耗管理诊断,积极推进瑞泰科技、伟中能源等园区企业系统节能优化。

  调研组来到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进企业花园式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瑞泰公司在绿色和智能发展两大领域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2018年以来,公司共投资4.5亿元,先后建成了2台150吨/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危废焚烧装置、蓄热式热氧化炉(RTO)装置等,锅炉采用燃煤烟气干式超净排放技术和低氮燃烧+SNCR脱硝处理工艺,排放优于国家及欧盟标准。通过实施超低排放等环保工程,不仅节省了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还直接减少了污染物排放。2021年建成的精细化工副产盐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实现了危险废物废盐循环化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企业污染治理能力和水平。

  园区积极推进一般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宁钢集团钢渣、水淬渣、脱硫石膏,以及国家能源中卫热电粉煤灰、脱硫石膏全部实现综合利用;瑞泰公司工业盐循环化利用项目,年减排工业危废5000吨,真正实现化工过程钠离子循环利用。到2025年,园区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将达到80%以上。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也是中卫工业园区长期保持活力的基础。近年来园区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保持市场竞争力。

  瑞泰公司作为园区代表,始终致力于推动健康、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该公司新材料尼龙66及关键中间体依靠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实现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邻苯二胺被评为“国家清洁生产示范项目”;CMP及关键中间体清洁生产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园区还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合作,2023年促成高校与企业达成技术合作项目总金额达到2300余万元。围绕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园区高标准搭建“2+1+1”服务体系。预计到2025年,园区将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30家;培育建设18个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成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云上平台工业企业数量翻一番。

相关推荐

潍坊滨海开发区:让“新质生产力”释放发展新动力

​  “新质生产力”一词最近跃入大众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着生产力新时代演化进程中的一种能级质变。

2023-11-28     中国化工报

自贡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战略合作

​  11月17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自贡高新区管委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

2023-11-28     中国化工报

襄城硅碳新材料园发展规划发布

​  11月10日,襄城县千亿级硅碳新材料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在郑州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并正式发布。

2023-11-28     中国化工报

宁东基地鸳鸯湖片区试行封闭管理

​  基于化工园区内部重大危险源存在固定和移动危险源相互影响的风险,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加快推进园区封闭化建设,周密研究封闭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

2023-11-28     中国化工报

湖南湘乡启建绿色化工园区

​  近日从湖南长沙召开的湘乡绿色化工园(湘乡经开区城西绿色化工片区)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湘乡市启动建设绿色化工园区,并力争以此为契机,将湘乡市打造成湖南省重要的新能源创新示范城市、全国知名绿色能源...

2023-11-28     中国化工报

长春新区、长春应化所共建北湖园区

​  11月18日,长春新区携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签署共建长春应化所北湖园区协议。

2023-11-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