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淄博高新区以精准治污、科技治污、依法治污为落脚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不动摇,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淄博高新区共完成治理提升改造项目214项。
精准治污 助力生态环境改善
淄博高新区严抓空气质量管控,定期开展空气质量会商,点面辐射式制定精准治污措施,不断提升工业企业污染物治理能力。
为进一步扩大科技监管范围,2023年淄博高新区新增14个自动监测点位。该区还聚焦水环境达标改善,组织开展总氮排查整治行动,强化企业监管,确保达标排放;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会商研判,更新确定2023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39家;稳步推进固危废管理,申报危废年报370家、一般固废年报278家,完成20余家危废重点监管企业终端设备安装联网。
科技治污 严抓环保问题整改
淄博高新区坚持科技赋能助力整改,以无人机、走航车、空气微站等科技手段开展污染源巡查。今年以来,该区累计通报并督促责任企业整改污染问题629个;强化管理减排,组织300余家企业开展2轮次自查自纠行动,整改问题769个。
9月中旬以来,淄博高新区对16家重点企业开展驻厂帮扶,累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77个;开展危险废物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排查企业60家、重点场所92家,发现问题96个,已完成整改94个;着力做好环境信访工作,用心用情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依法治污 夯实环境治理体系
淄博高新区不断完善法治监管体系,辖区排污许可证发放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构建了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环境保护闭环管理。
此外,该区还严格执法监管强化联合惩戒,常态化开展联合检查、联合执法,对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工地上,车辆来回穿梭;厂房里,机器轰鸣不停……在跑赢“上半场”的关键节点,淮安工业园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全面吹响冲锋号角,在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优化环境3方面奋勇争先,掀起...
近年来,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辽滨经开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狠抓营商环境“1号工程”,构建服务新范式、打造投资优选地、提升民生幸福度,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近日,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全面改造的污水暂存池焕然一新,1250米围堰及地沟经过环氧树脂防腐处理,犹如披上了一层防渗“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