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新污染物治理应加强基础研究

中化新网讯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特别是近3年来,新污染物治理两次入选十大前沿科学问题。“新污染物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亟须加强基础研究,建立高效、准确的研究方法体系,使其成为新污染物管控的常规手段,以确保在新污染物上市前进行系统的筛选及科学的毒性评估。”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如是说。

一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新污染物与多种疾病存在关联。据江桂斌院士介绍,该团队曾在新污染物对甲状腺激素的干扰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表明,新污染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带来潜在健康风险。还有其他研究表明,新污染物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疾病、智力发育等均有关联。

另一方面,业界对于新污染物的定义、治理方法、毒性等还不太清楚。“我个人主张要修正新污染物的定义,否则治理找不准目标,也不能把所有化学品都当作新污染物去治理。”江桂斌院士谈道,业界对新污染物有许多不同定义,其中不乏较为宽泛、广义的界定。首先要明确的是,新污染物应具有正在使用的难降解、长距离迁移、具有毒性等特点,例如防晒霜、增白剂中某些关键组分。与此同时,化学品的增加速度非常快, 年增率在20%左右,5—6年便会翻一番,其中有相当部分会进入环境。

“制定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到底怎么行动?目标在哪里?目前,这些都还不完全清楚。所以说,基础研究非常重要。”江桂斌院士进一步指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对新污染物进行溯源。识别和溯源各类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分布,有助于厘清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产生来源、赋存特征、迁移转化机制,为防控新污染物健康风险提供技术支撑。比如,近几年的沙尘暴,在内蒙古刚产生时几乎没有新污染物,但在经过工业发达地区南漂时,沙尘颗粒中便有了很多新污染物。而新污染物在此过程中,是否发生了迁移、累积、放大,都有待进一步揭示。

再者,新污染物早期评估非常重要,这关乎化学品能否进入流通领域或是实用领域。传统评估模式多为一对一,效率非常低。未来,高通量毒性评价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新污染物替代品的基础研究同样需要重视。”江桂斌院士指出,在保障功能性的前提下,替代品与原有化学品的毒性如何比较,需要仔细思考和科学研究。此前,国外就曾有替代品比原有化学品毒性更强的案例。

相关推荐

回家路上的“温暖约定”

“我跟小涛有约定的,今年‘情暖驿站’再见!”1月14日,2025年春运的大幕刚刚拉开,刘敏行就早早来到了广东肇庆康州北加油站,寻找一名叫“小涛”的志愿者。但是今年,他却没有等到“小涛”。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1月14日至15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我国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在区域、省域、城市、县域各层级,聚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环境...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应急管理部:督促各地减少现场检查频次

1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执法工贸局局长杨智慧提到,正在制定《应急管理部关于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精准执法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督促各地进一步严格精准规范执法,减少现场检...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江汉油田公益募捐温暖西藏学子

“祝西藏班戈中石化小学学子,学习进步,健康快乐!”近日,在江汉油田“一套保暖衣”公益募捐行动仪式的现场,24位青年志愿者向西藏班戈县中石化小学的学子送去诚挚的祝福。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工互网+危化安全”建设标准征求意见

近日,应急管理部就《“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系列3项行业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