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宁波)国际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大会现场
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同期举办的配套论坛活动,第二届中国(宁波)国际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发展大会邀请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及宁波石化开发区的行业专家以及重点石化和新材料企业代表参加,共同探讨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的路径与方法,有超过400人参加了活动。
领导致辞
绿色石化产业是宁波引以为傲的优势产业,2022年宁波绿色石化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21.45%,集群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21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首,宁波市绿色石化集群还成功入选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全国唯一入选的石化集群,目前,宁波正围绕服务国家大战略,对标全球先进化工基地,全力规划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推动数实融合,构建石化行业数字化发展新格局,是我国在“数字中国”和“双碳”目标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在报告中提出,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具体路径要通过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智能决策、制造过程实时自主智能调控、安全环保运维智慧管控等,实现制造过程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产绿色低碳、产品高值高端和价值链最大。
宁波市经信局总工程师周平表示,未来,宁波市将聚焦基础原料、装备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以及生物医药材料五大重点领域,打造“大型化、一体化、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国际化”为特征的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孙大海在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园区龙头企业“链长、链主”的磁吸效应,不断“稳链、补链、强链、延链”,谋划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项目,以优质项目推动世界一流园区建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从我国化工新材料2022年的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剖析了短板产生的原因,明确了行业存在的差距和发展方向。针对化工新材料的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了补短板的方向和措施。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总经理陈燕斌、施耐德首席专家孙敦胜、霍尼韦尔技术专家王磊分别从一流企业建设、电气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石化企业减碳等方面分享了经验。
签约仪式
会上还进行了中国石油化工国际产能合作研究院项目、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峙)绿色石化循环产业园合作共建项目、建设银行助力绿色石化与新材料集群建设投贷联动专项计划项目等6个产业签约项目,为宁波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在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周中国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经贸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推动经贸合作走深走实,强调要推动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
日前,榆林高新区管委会印发《榆林高新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修订)》通知,对在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5方面成果突出的园区相关企事业单位...
“安全生产是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安全教育培训是筑牢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化工从业者要真正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就需要企业加快建设实际操作训练基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式安全教育培训平台。....
11月25日,贵州省黔南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党组书记、代理州长向承强,黔南州秘书长杨宁及州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领导到贵州金正大调研指导工作,黔南州州委常委、瓮安县委书记杨朝伟等县领导陪同调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