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未来能源需求将不断增大,保障能源安全要多措并举,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大力推进国内矿产资源增储上产;二是大力发展能源材料;三是建立面向未来的新能源电力及应用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在近日举行的2024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上这样谈道。
干勇指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将聚焦于在新能源优势基础上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基于算力、大模型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两条主线。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高度依赖新能源和储能,两条主线互相交织。预计2023至2040年,全球锂消费量将增长7.7倍,石墨消费量将增长2.9倍,钴消费量将增长1.2倍,镍消费量将增长1.1倍,铜消费量将增长50%,稀土消费量将增长90%。
对此,干勇建议,保障新能源矿产供应要大力推进国内矿产资源增储上产,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梳理现有生产矿山保有资源储量、生产能力、外部开发条件,推动具有条件的矿山扩大产能,并合理盘活一批未利用资源。目前,我国的冶炼加工技术大多针对海外高品质矿产设计,还应尽快建立能适应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特色的技术体系,开展“采—选—冶—二次资源”高效协同攻关,攻克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同时,还要尽快建立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提高电池、光伏组件、风机装备等新能源矿产二次资源的循环利用量。相关部门和行业也要加快构建关键矿产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构建关键矿产资源监测预警与安全评价体系,划定资源安全供应底线,制定极端情况应对预案。
干勇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清洁能源系统,离不开能源材料。相关行业和企业可大力推进光电转化材料、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以及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为保障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氢能是建立新能源电力及应用体系的关键之一。”干勇认为,一方面,在重工业、重型交通、铁路、航空、化工工业等难以实现电气化的领域可采用氢能替代。另一方面,清洁能源支撑的电气化包含电从清洁能源来和在用能终端取代化石能源两层意思,氢能恰能同时满足。此外,氢储能具备大规模、长周期等优势,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时间、空间转移,有效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将是拓展电能利用、应对可再生能源随机波动的最佳方式之一。
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项目建设正式迈入全面安装高峰期与土建收尾阶段。 作为河北省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8.84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
7月9日,德勤中国发布《“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提出,“十五五”期间全球能源结构将深度调整,能源消费总量保持温和增长。
7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了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标志着我国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从政策框架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建....
7月8日上午,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岚泽能源”)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合江县政府”)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成功举行。合江县委书记王波、县长李庆,岚泽能源董事长孙予罕、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