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曼大力发展氢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项目。作为世界新能源材料工程建设的劲旅,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六建)踏上世界最大流动沙漠——鲁卜哈利沙漠边缘,在阿曼苏哈尔自由区开启了西亚绿色能源项目新征程。在这个沙漠项目启动过程中,除了“宏大叙事”,更多还是和琐碎日常打交道,而各类降本管理中又以节水手段最具代表性。根据中化六建阿曼项目部统计,他们4月的工地水费与前一个月相比,省了一半。
想给水费打个“骨折价”
阿曼沙漠多,水很金贵。
阿曼项目负责人何志彪介绍,当地自来水主要通过海水净化而来,价格为1.32里亚尔/立方(折合约25人民币/立方),是国内工业用水价格的数倍。
首月运营费用出来后,一位工程师调侃,真希望有个“沙漠OUTLETS”,给我们的水打个“骨折价”!
调侃归调侃,找准突破口才能降本。
据阿曼项目临建设施施工负责人汪剑波介绍,他们新建的项目板房采用了内走廊的封闭式设计,精选国内集运来的隔热好材料搭建而成,可以保证在中东高温环境下最大限度的节能;管理人员的卫生间、洗漱间和淋浴区都在宿舍楼内,集中洗漱也方便回收生活污水。而打包板房等材料的外包装,也被回收用于茶水间外墙、板凳等设施的制作,能抵御风沙,也具有一定降耗功能。
生活区在上班时间人员活动较少。生活区公共卫生间设有自动冲水装置,该装置会在人员活动高峰期时把水量开到最大,在人员上班期则控制出水量,让水箱实现人多的时候进水快,人少的时候进水慢些,从源头节约用水量。他们还张贴中英双语的《生活区、办公区管理告知书》和节水提示牌,以此为切口,把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工作覆盖到项目整体管理工作中去,不仅逢会必提安全、节约,而且还在不断升级改造节能设施。
经项目管理团队统计,开启以上新模式后,他们的水费立省50%。
生活污水也需要“OUTLETS”
除了用水,阿曼的生活污水处理费也很贵。
该项目地处新区,化粪池污水与食堂污水需要用吸污车运走处理。光运输生活污水一日支出费用就够普通一家三口过两个月。
阿曼指挥部生活区管理负责人张双喜表示,尽管项目管理团队有沙漠项目处理经验,也在开工前做了大量调研,但就拿普通的生活污水池容积来讲,各地要求不同、项目规模也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需要“亲身下河知深浅”。他们讨论后,决定首先把生活污水按净水难度划分等级并采取对应的改造处理,再对现有各类水池扩容。
收集好的生活污水,也不能立马使用。阿曼项目施工总监苏慧涛表示,考虑到生物安全和成本,他们在设计净水池时,就地取材过滤,用加药、活性炭等材料进行洁净、去味处理。处理好的水可自动循环回项目,用于冲洗厕所等日常清洁工作。
由于对生活污水进行了仔细分类、引流设计,项目的吸污处理量减少了一半。
水循环带来幸福感
阿曼项目生活区与施工区域较远,单位给大家配了电动车,还在生产区和生活区的茶水间设置了直饮水。
除了几十公里外的阿曼湾边能看见波斯枣树,阿曼项目周边固沙植被较少。太阳和风沙常年“热舞”,再好的路面和项目外墙也难打“持久战”,而且沙粒经常随风上脸,迷眼睛不说,还会让“车龄”“直饮水管龄”大打折扣——这种负面折扣,搁谁都不想承担,所以,该项目区域内的主干道和生活区、施工区会根据职工和工友们的活动时间定期喷淋净化过的水,生活区和停车棚地面也全部硬化。
定期洒水降尘和主干道路面硬化不仅意味着文明施工、满足员工基本生活诉求,而且能延长项目基础设施的寿命,可谓一举多得。
小细节还有不少。负责阿曼项目“五一”活动策划的易博望介绍:“这里的水桶不回收,所以项目部联通自来水管网前,我们攒了不少水桶。你看,这个水桶上半部分破开后可以作为文娱活动道具,突降暴雨时也可用来排水。”
项目生产运营成本,从日常细微点滴处入手降耗就可以节约良多。据了解,最近他们打算前往周边的项目取经,研究用性价比更高的中国绿色节能材料和智能化技术建设项目,争取让阿曼项目实际运营后的建筑能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打个折”。
近日,上海市组织开展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的2025年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深入挖掘行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经验、特色、亮点,讲好“双碳”故事,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近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南省强化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提出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案件高发态...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联营一体化项目现场,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技术团队正在推进蒸汽管网对接工作。该项目投产后,克石化将停运4台锅炉,实现煤炭消耗“清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日,从中国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红光公司“废酸处理环保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现场传来喜讯,102B废酸真空浓缩装置产出硫酸浓度达到82%以上,返生产线硝化使用,各项指标参数满足需要,技改项目取得成功。
近日,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超教授等联合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自然综述:清洁技术》期刊发表题为《规模化碳移除不应以推迟减排为代价》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指出碳中和发展应分别设定源头减碳与后期碳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