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江汉油田水电分公司涪陵水电信大队巡线队员沈洪波和李春江,利用无人机巡线时,发现100多米的电力铁塔上有一个鸟窝,他们立刻用无人机拍照、记录,联系维修人员尽快清理,保证电力线路安全运行。这是涪陵水电信大队利用智能巡线技术,快速发现和处理电网隐患的一个“镜头”。
涪陵水电信大队负责涪陵页岩气田260多千米高压电力线路、200座集气站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高压电线蜿蜒分布在重庆涪陵武隆大山深处,每个月要巡线一次。以往,巡线队员带着木棒、砍刀、望远镜等,攀山越岭、跨河流、越险坡,不时要用砍刀、木棒清除杂草和荆棘,利用望远镜观察每一个电力铁塔的导线、绝缘子、瓷瓶是否完好,认真做好记录,巡线任务十分辛苦、繁重,安全风险高。
为解决以上难题,涪陵水电信大队引进智能无人机巡检技术,将无人机技术深度融入日常电力系统巡查和运维工作中,让“聪明能干”的无人机飞上高空巡查。它们能快速识别电杆、自动避开障碍物、自主拍摄巡检照片,并将照片上传至后台以及每个运维员工的手机上,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巡检、无滞留回传。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无人机会立即拍照、上报。
“有了无人机巡线,线路巡查变得十分精准、高效,覆盖范围更大,数据和图片还能自动回传,我们也少了填写纸质资料的麻烦。”沈洪波高兴地说。
不仅如此,涪陵水电信大队还利用无人机传回的大量资料,开发了电子地图软件,将电力线路和设备地理位置、相关参数、运行状态及检修频次等详细资料制作成动态数据库,实现涪陵气田所有电力线路、设备资料的动态更新,使电力系统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截至目前,该大队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实现260千米线路、1263座电力铁塔的智能巡检,巡检人次降低70%,有力保障涪陵页岩气田200座集气站、近1000口气井供电稳定。
近日,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2#电石炉引进3位“新成员”——智能出炉机器人,它们坚守在1800多摄氏度的电石炉前,自动完成烧眼、取钎等一系列作业。出炉工只需“一键式”操作,便可将电石液装入电石...
连日来,中原油田卫11储气库日采气量由采气初期的300万立方米提升至450万立方米。“采气量的提升,标志着中原储气库群逐步进入本轮采气高峰期。
“自数字孪生智能乙烯工厂上线以来,乙烯装置指标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比学赶帮超’先进榜已连续三个月排名第一。通过数智化赋能装置生产,我们真正尝到了甜头。”近日,中科炼化化工一部经理黄文周在部务会上通报道...
1月10日,以“智汇生态托举未来共筑工业智能新高地”为主题的2025“工赋上海”创新大会在上海举办。大会将促成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工业人实现资源对接、优势互补,助力打造更具影响力与推进力的数字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