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廖增太: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

中化新网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可回收、可再生材料的推广使用是实现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在全国两会建议,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

廖增太表示,可回收材料在减碳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部分国家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部分塑料中必须包含一定量的再生材料以降低碳排放。如,2022年欧盟发布的《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修订提案规定,从2030年起,不同类型包装的塑料再生成分最低比例分别为:PET接触敏感包装30%,其他PET包装10%,一次性PET饮料瓶30%,其他包装35%。我国也出台了《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塑料回收再利用。

“但是,我国部分行业企业受制于成本与技术,缺乏采用可回收材料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可回收材料的标准体系不健全,导致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难以准确判断材料性能和质量。同时,现有的验证周期长、费用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化进程,制约了可回收材料市场的健康发展。”廖增太说。

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至关重要。廖增太建议,制定行业最低使用比例,推动绿色转型。例如,在建筑保温材料、家电(冰箱冷柜)等领域,建议设定最低使用比例为5%,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这一比例要求,推动企业加快向绿色材料转型。

廖增太还建议,建立国家级标准体系,规范可回收、可再生材料行业发展。为产品提供统一的测试和验证服务。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产品质量,为企业大规模采购和使用可回收、可再生材料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关推荐

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该项目依托零碳产业园模式和绿氢全栈技术能力,将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为稳定、高价值且易于储运的绿氨....

2025-07-09     中化新网

巴西对华乙醇胺反倾销作出初裁

  近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49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乙醇胺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但不建议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继续进行调查,并将本案作出终裁时限延长至自立案起18个月...

2025-07-09     中国化工报

天津大沽化工EPS装置投入试生产

7月7日,从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沽化工)获悉,近日,大沽化工EPS(可发性聚苯乙烯)装置正式入料,启动试生产运行,标志着该公司在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的赛道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当前,国.....

2025-07-09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挂牌上市

我国纯苯市场迎来了重要金融工具。7月8日,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纯苯期货于9时挂牌,纯苯期权于21时挂牌。纯苯期货首日挂牌BZ2603、BZ2604、BZ2605、BZ2606共4个合....

2025-07-08     中化新网

克深气田累产气超900亿立方米

  截至6月30日,我国陆上首个超深气田——塔里木油田克深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900亿立方米大关,达到900.14亿立方米。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国家管网管道气首进雄安

  近日,蒙西管道定兴分输站新增下载点项目成功投产,实现国家管网管道气首次进入雄安新区。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