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偏重威胁夏粮生产

  中化新网讯          4月25日~5月2日是陕西小麦吸浆虫的最佳防治期。4月25日,陕西省农业厅在渭南市蒲城县荆姚镇举行“防虫保粮”行动启动仪式,打响了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的小麦吸浆虫防治阻击战。与此同时,全国小麦主产区也掀起了小麦病虫害防控高潮。


  农业部办公厅4月20日下发的紧急通知指出,目前江淮、黄淮、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灌浆阶段,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气温回升和降水增多,小麦病虫害呈快速发展态势。据监测,西北和江淮、黄淮地区吸浆虫发生面积迅速增加,部分地区蚜虫和麦蜘蛛发生面积持续上升。4月下旬至5月底,全国小麦主产区病虫害将进入流行和为害盛期。农业部要求小麦吸浆虫、穗期蚜虫和麦蜘蛛等病虫害重发区结合“一喷三防”(混配喷雾,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再夺夏粮丰收。


  据了解,今年陕西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轮小麦吸浆虫暴发期,吸浆虫在渭南、西安、咸阳等6市48个县区已经发现或即将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30万亩,占陕西小麦播种面积的40%以上,对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重发区平均亩虫口密度326万头,为2011年同期的2.14倍,其中临渭区最高达到每亩2700万头,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农业大省河南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测主要虫害发生面积将达1.33亿亩以上,其中吸浆虫呈明显加重态势,预计发生面积1100万亩,蚜虫发生面积800万亩,穗蚜发生面积5500万亩。山西省麦蚜发生面积265万亩,较上年增加54万亩。


  记者在小麦主产区采访了解到,各地农业、植保、农机、供销、工商等部门及农药企业协同作战,推行统防统治技术,及时组织供应农药、药械、柴油等防治物资,加强病虫监测普查,采取“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办法,全力防控小麦病虫害。


  据了解,目前陕西省已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参与统防统治工作,将国内10家农药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力争防控面积1000万亩次。陕西省植保工作总站制定了小麦吸浆虫防控技术方案,建议选用毒死蜱、马拉硫磷、氯氰菊酯、吡虫啉、噻虫等有机磷类、菊酯类残效期较长的农药品种。在虫害一般田块小麦抽穗60%至70%时可用毒死蜱、吡虫啉等药物防治,对于亩虫量超过100万头以上的重发生田块要进行两次施药。


  “小麦吸浆虫防治每亩喷施农药50毫升以上,估计今年陕西全省需要农药300多吨,目前80%已经采购到位。”陕西省植保工作总站药械科科长张战利告诉记者。


  而山西省将小麦红蜘蛛、蚜虫、吸浆虫等作为重点防控对象,植保部门通过网络发布病虫预报和手机短信,宣传病虫防治技术。截至4月20日,全省化学防治小麦病虫228万亩。河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小麦病虫防治主要使用的农药、肥料等品种进行筛选并提出使用建议,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关键字:小麦主产区 病虫害偏重
相关推荐

“新型减施增效保持性专用复合肥”入选全国农技中心小麦主产区实收高产典型案例

  8月1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了2023年小麦主产区实收高产典型案例,由安徽省农科院小麦栽培与耕作创新团队的指导,采用安徽朴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膜肥水保持剂联合创制的博泓雨牌小麦专用...

2023-08-17     中化新网

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基本结束

  今年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大会战自5月26日从江淮、黄淮主产区启动,由南向北梯次推进,总体进展顺利。截至6月19日,湖北、安徽、河南、江苏、陕西、山东、河北、山西等小麦主产区相继告捷,全国已收获...

2016-06-22     经济日报

农药政府采购:好政策如何锦上添花

       近年来,农药政府招标采购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今年在小麦主产区更是给出了10亿元的大单,吸引了众多农药企业争夺这块诱人的市场蛋糕。       政府采购农药给农民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实惠...

2012-10-15     农民日报

李寿生:打一场春耕保肥硬仗

 ——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李寿生           中化新网讯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个春季用肥时节,小麦主产区恰逢几十年一遇的干旱,做好抗旱保春耕,夺取新年度农业生产丰收,保障...

2011-02-28     中国化工报

“国十条”为抗旱保夏粮护航

专家提醒:肥水齐攻、弱苗追肥是春耕两大关键点         中化新网讯 眼下正值麦苗返青时节,我国小麦生产已进入春耕管理的关键时期。受北方久旱的影响,8个小麦主产区冬小麦生长面临严峻的考验...

2011-02-14     中国化工报

大旱挡不住化工支农步伐

     中化新网讯  随着抗旱成效的不断显现,以及各地相继出现降水过程的有利影响,我国小麦主产区旱情已经明显缓解,各地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综观今年春耕备耕工作全局,抗旱保粮的主题十分鲜明,各地...

2009-03-0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