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长石油管道公司输油第一分公司技改项目“混油界面检测仪”在榆林末站正式投用。此项技术可在线实时监测油品融合值,实现精细切换,性能稳定可靠,有效解决了同类油品界面检测的难题, 往年单次产生混油量为30余吨,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后单次产生混油量为6吨。根据市场油品差价计算,每批次约可增收0.72万元。按照上年混油切割量50余次计算,预计每年可增收36万元。
据了解,靖榆管道原线全长130公里,输送方式为汽、柴油顺序输送。自2004年投运以来,首末站一直使用常规密度计橇检测汽柴油界面,因对不同标号的同类油品不具备界面检测能力,易造成油品回掺浪费及油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分公司通过论证调研确定对榆林末站密度计橇进行技术改造,在原有密度计橇上集成了一套混油界面检测仪的解决方案。改造后,油品融合值在站控显示屏能实时显示,让油品实现精细切换,有效减少了高标号油品回掺低标号油品量,为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该分公司高度重视技术攻关,努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除该项新技术应用外,二级调度中心的海康威视AI智能一体化分析平台、管道光纤预警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即将投入使用,为公司打造先进、高效的智能管网提供坚强技术保障。
(焦永平 李飞勇 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