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镁基固态氢存储材料通过鉴定

  中化新网讯 4月24日,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在京召开“纳米碳镁基固态氢存储材料”新产品鉴定会。由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洑春干担任主任的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产品性能高于国内以及国际常用储氢材料,可满足氢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需求,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意通过鉴定。

QQ截图20240426145614.jpg

  该新产品由上海铼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是一种在低压(储氢压力0.3~0.7MPa)、常温下储存固态氢的材料,具有安全性高、高容量优势。据该公司董事长赖清荣介绍,该产品为可逆固态储氢纳米碳镁基金属复合材料,应用超微颗粒制造技术,基于金属材料粒子与氢粒子的电子交互跃迁原理,使氢分子成为固态氢粒子,大幅缩小氢分子的体积,储氢体积密度达到116kgH₂/m³(水容积)。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测试,该产品吸放氢性能为:在压力0.6~0.67MPag、温度360℃条件下,储氢量为4.868wt%,吸氢时间为16.7分钟;在压力0.5~0.6MPag、温度360℃条件下,放氢时间为6.08分钟,放氢自耗量0.205%。

  “新产品进行了原理创新、工艺创新、架构创新以及配方创新,有效解决了传统固态储氢存在的四大技术难题。”赖清荣介绍说。一是原材料选择难题。过去储氢材料常添加价格昂贵的稀土原料,造成储氢成本增加,而新产品的原料则不需要稀土资源。二是颗粒流失难题。该新产品中包含一种黏合物,可将超微颗粒重组成块状,避免了放氢过程中微小颗粒的流失。三是吸氢和放氢速度慢难题。通过将不同材料植入镁材料中,新产品的吸放氢速度从8~10小时缩短到6~17分钟。四是吸氢过程能源自耗量极大难题。新产品的吸氢自耗源于电子轨道跃迁所需的能量,这个能量极微,自耗十分微小。

  在氢能全产业链中,氢能储运占据了整个成本的30%~50%,氢能储运技术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氢能的规模化应用。为解决传统储氢模式储运量低、安全性差、运输距离短等瓶颈,铼恩氢能于2017年7月启动氢能源固态氢存储材料研发项目,多年来,通过配方研究、架构设计、样品试制、性能优化,于2024年1月成功研发出该新型储氢材料,4月3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初审。

  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产品集多项创新于一体,将我国资源储量丰富的镁金属制成纳米粒子作为储氢材料,成功实现将气态氢转化为固态存储于此新型储氢材料中。与目前世界先进的储氢材料相比,该产品具备吸放氢压力低、速度快、能耗低,储氢体积密度高的特点,能大幅降低氢储运成本,用氢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关推荐

张诒民:脉冲仪器的守护神   

  今年以来,胜利页岩油民丰区块完成35口井的二开施工井段,其中20口井为一趟钻完成,平均二开周期5.1天,最快1.5天,脉冲器测量成功率达到了99%。  这一连串亮眼成绩与一个身材敦实、眼神犀利的...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中关村论坛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4月29日,在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19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畅谈新能源发展

  4月27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上,多位专家指出,“双碳”目标下,地热能、生物制造、海洋能等成为未来的能源发展方向。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MTO除氧剂制备方法获专利授权

  近日,由北京斯伯乐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研究开发的“一种用于甲醇制烯烃(MTO)装置除氧剂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新型无硫催化剂将油脂变绿色柴油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受阻型路易斯酸碱对(FLPs)催化剂,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能够实现油脂向绿色柴油的高效催化转化,且连续运行500小时以上没有活性损失。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2024-05-07     中国化工报

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国际领先

5月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成员由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

2024-05-07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