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第五批“兴辽英才计划”优秀工程师名单揭晓,锦西石化公司能源管理专家张家龙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位扎根能源管理领域十六载的工程师,用一系列创新成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全厂低温热利用项目实施后每年为企业节约标煤5万吨,增效超3000余万元,推动公司向着低碳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生产运行部张家龙对公用工程部东区热媒水循环泵运行进行检查。
多年来,锦西石化低温余热利用率不足40%,为降低蒸汽消耗,该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全厂能量系统优化研究。张家龙带领团队南下广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展开产学研合作,学习流程模拟软件应用,讨论全厂能量系统优化方案,形成的《锦西石化分公司炼油过程能量系统集成优化研究》成果,从装置间热进料、热联合、换热网络优化、轻烃回收、氢气回收、蒸汽系统优化、低温余热利用等多方面落实节能措施。
其中,全厂低温余热综合利用项目,从方案编写到现场调研,再到项目立项实施,历经了八年的技术攻关,最终建成了东、西区热媒水系统。这个投资1.01亿元的闭式循环系统,通过热量串级使用,将低温热利用率提升至85%以上,将装置余热变废为宝,回收的热量相当于每小时节省66吨蒸汽。
除了低温余热利用项目,张家龙还带领团队在蒸汽管线保温和加热炉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创新。面对厂区15公里蒸汽管线每年上千万元的热能损耗,张家龙带领团队创新采用“分步改造+新型保温结构”策略。2020至2024年间,历经4次改造,使管线温降下降超50%,管线外表面温度从烫手变得温热。这种“绣花功夫”同样体现在加热炉改造中,水热媒空气预热器的应用既降低排烟温度,又破解了困扰行业多年的露点腐蚀难题。而压缩机无极调节系统和永磁调速技术的应用,让设备像有了“智慧大脑”,可根据负荷自动调节能耗。
翻开张家龙的工作笔记,扉页上“节能1%,就是效益千万!”的格言格外醒目。从事能源管理的16年间,他系统钻研能量系统优化理论,将优化方案转化为节能项目,撰写的《炼化企业低温热回收利用》不仅斩获市级科技一等奖,更在2024年中国石油石化碳中和技术交流大会上引发行业关注。面对荣誉,这位技术带头人始终保持着惯有的谦逊:“我们就像工业系统的中医师,要持续为企业把脉开方。”
在辽宁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张家龙用技术创新诠释着新时代工程师的担当。正如他常说的:“节能降碳没有终点线,只有不断刷新的起跑线。”这位热力先锋的故事,仍在绿色发展的赛道上续写着新篇章。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宁东科创公司党支部通过“四步曲”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 理论武装强....
“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人才优势就是发展优势。”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持续探索推进用人体制改革,在绥化、安达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和人才交流培养力度,全面打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日前,从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精细化工学院”传来喜讯,该公司生产一线135名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通过生产技能培训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100%,这是该学院深入推进“全员提素、人才强企”工作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提升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5月21日下午,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专题培训,现场约90余人参加培训。
“急救等得起吗?当意外突发时,抓住心脏急救的‘黄金四分钟’,就是抓住生命最后的机会……”5月22日,一场特殊的“生命必修课”在东北销售公司举办。50名员工在严格培训和考核后获颁红十字救护员证书,至此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