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5月22日,工信部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指出,针对低碳技术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工业领域行业发展需求,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
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根据稳步推进、急用先行的基本原则,聚焦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产品降碳、工艺过程控碳、协同降碳等方面,加快急需标准的制定,及时修订现有标准。
根据征求意见稿建设方案,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包括基础通用标准、核算与核查标准、技术与装备标准、监测标准、管理与评价标准等。
其中的“核算与核查标准”包括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与核查、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与核查、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核查等。
在“技术与装备标准”中涉及“源头控制标准”,主要指原/燃料替代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标准、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标准、低碳设计标准。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标准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燃烧,煤基产品的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煤炭废弃物及资源综合利用,石油天然气清洁低碳运输,汽油、航煤、柴油等石化产品的低碳高效利用等方面。低碳设计标准主要指在设计阶段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工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进行低碳设计,包括产品、工艺、装备、企业、园区等层面的低碳设计标准。重点围绕碳属性突出的产品和工艺制定低碳设计标准。
在“技术与装备标准”中,还涉及生产过程控制标准。主要是指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技术与装备,包括节能提效降碳、生产工艺优化、末端治理、协同降碳等标准。
在“管理与评价标准”部分中,包括了低碳评价、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等3类。其中,低碳评价主要是依据特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工业产品、企业、园区以及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低碳产品评价、低碳企业评价、低碳园区评价,以及低碳供应链评价等标准。提出要重点制定量大面广、能源属性突出的工业产品低碳评价标准,以及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重点碳排放行业的低碳企业评价导则、评价指标体系等标准。
征求意见稿的最后列举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现行和在研标准项目清单以及相关标准制定的重点方向。
11月27日上午,随着一面面参赛队伍的队旗入场,选手们的情绪也一下子被点燃。来自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的366名“勇士”们即将在这里大展才艺。“我宣布第十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化学工....
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29日在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委会主任张国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委员、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王小洪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要...
11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第31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选结果发布会。中国人大新闻奖是全国性奖项,设立于1991年。本届评选中,来自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网络新媒体和人大报...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在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周中国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经贸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推动经贸合作走深走实,强调要推动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