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5月22日,工信部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指出,针对低碳技术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工业领域行业发展需求,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
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根据稳步推进、急用先行的基本原则,聚焦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产品降碳、工艺过程控碳、协同降碳等方面,加快急需标准的制定,及时修订现有标准。
根据征求意见稿建设方案,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包括基础通用标准、核算与核查标准、技术与装备标准、监测标准、管理与评价标准等。
其中的“核算与核查标准”包括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与核查、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与核查、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核查等。
在“技术与装备标准”中涉及“源头控制标准”,主要指原/燃料替代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标准、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标准、低碳设计标准。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标准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燃烧,煤基产品的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煤炭废弃物及资源综合利用,石油天然气清洁低碳运输,汽油、航煤、柴油等石化产品的低碳高效利用等方面。低碳设计标准主要指在设计阶段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工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进行低碳设计,包括产品、工艺、装备、企业、园区等层面的低碳设计标准。重点围绕碳属性突出的产品和工艺制定低碳设计标准。
在“技术与装备标准”中,还涉及生产过程控制标准。主要是指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技术与装备,包括节能提效降碳、生产工艺优化、末端治理、协同降碳等标准。
在“管理与评价标准”部分中,包括了低碳评价、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等3类。其中,低碳评价主要是依据特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工业产品、企业、园区以及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低碳产品评价、低碳企业评价、低碳园区评价,以及低碳供应链评价等标准。提出要重点制定量大面广、能源属性突出的工业产品低碳评价标准,以及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重点碳排放行业的低碳企业评价导则、评价指标体系等标准。
征求意见稿的最后列举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现行和在研标准项目清单以及相关标准制定的重点方向。
6月1日,国资委在广州组织召开部分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专题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督促指导中央企业带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
近日,在中泰集团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各部门、各成员单位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切实把学习成效真正转化为坚定信念、过硬本领。
连日来,宁夏煤业公司党委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持续强化思想武装,充分发挥区域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国有骨干能源企业的战略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