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价格创两年新低

  “目前多数三聚氰胺企业出厂报价还在6100~6200元(吨价,下同),但实际成交价已降至5800~5900元,创出自2017年以来价格新低。后期来看,在开工率高位、下游需求受限、出口市场不振等因素影响下,短期三聚氰胺市场仍将下行。但由于成本预期走强,后期价格跌幅有限。”广州鸿源化工有限公司经理阳振明分析说。

  开工率维持高位

  据隆众资讯分析师丁秀娜介绍,进入5月份,三聚氰胺行业开工率震荡上行,目前在70%左右,除山西丰喜、河南骏化、中原大化、湖北华强、鲁西集团、华鲁恒升装置检修外,其余装置生产平稳,国内三聚氰胺日均产量达4300吨。

  阳振明表示,三聚氰胺行业开工率较高主要是前期检修装置恢复生产所致。另外,虽然目前三聚氰胺价格较低,厂家成本压力大,但对企业开工并没有造成实质性影响,主动减产降负荷的企业并不多。

  下游需求疲软

  三聚氰胺开工率居于高位,但下游需求却很疲软。

  “目前三聚氰胺终端需求清淡。受楼市整体偏淡影响,下游板材等市场毫无亮点,行情震荡不稳,以销定产为主,加之原料行情低迷,为规避风险,终端及贸易商多谨慎操作,随用随采,导致三聚氰胺需求难以释放。”丁秀娜表示。

  据广西隆青石化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袁胜文介绍,广西是人造板生产大省,今年当地天气较为反常,3~4月持续阴雨时间较往年久,桉木无法采伐,桉木单板难以晾晒,导致木材原料十分紧缺,人造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对三聚氰胺的需求量下降明显。

  丁秀娜认为,国内终端需求短期难有起色,而三聚氰胺开工率居高不下,市场供需矛盾依旧难以缓解,不排除后期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

  出口市场不振

  三聚氰胺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出口受限,也给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压力。

  “和去年相比,今年一季度三聚氰胺出口单价下降272.9美元,比国内市场价格跌幅还大。短期来看,三聚氰胺出口难言乐观,对国内市场将带来利空影响。”阳振明说。

  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共出口三聚氰胺8.9万吨,同比下降9.6%;平均出口单价为970.3美元,同比下降22%。

  后市跌幅有限

  对于三聚氰胺市场后期走势,市场人士多认为,目前三聚氰胺价格已处于低位,同时原料尿素对三聚氰胺的支撑力度较强,因此后市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已不大。

  袁胜文分析,尿素是三聚氰胺的主要生产原料。5月份后,随着前期尿素检修装置复产,货源供应增加、价格下行。但5月中旬开始,南方地区进入一季稻用肥高峰期,尿素需求增加,价格下跌空间不会太大,或对三聚氰胺市场带来支撑。

  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前尿素价格仍高出百元左右,对三聚氰胺的成本支撑力度依然较强。目前有些外采尿素的三聚氰胺厂家理论成本已达到7000元左右,亏损幅度较大,而自产尿素的三聚氰胺厂家,虽然盈利空间有500~1000元,但利润率远低于尿素,厂家稳价意愿强烈。综上所述,从成本因素而言,对三聚氰胺后市不宜过分看空。

  金联创分析师李润淇表示,除成本面支撑给力外,近期三聚氰胺基本面难觅利好消息,整体行情维持弱势运行,预计短期市场仍存下跌空间,主流出厂价格围绕5700~5800元波动。


关键字:三聚氰胺
相关推荐

晋控天庆:“三管齐下”升级产业链   

  春去夏来,在青翠如屏的神农山下,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正加紧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2.04亿元,占地370亩,分三期建设,主要生产氢气、丁辛醇、三聚氰胺和聚苯硫醚等...

2025-06-30     中国化工报

尿素尾气回收改造增效47万元

  近日,潞安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完成了大颗粒尿素造粒尾气粉尘回收改造项目,解决了制约尿素和三聚氰胺联产的瓶颈问题,预计每年可新增效益47万元。  一直以来,该公司大颗粒尿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引...

2025-01-10     中国化工报

陕西龙华煤炭分级分质综合利用项目投产

8月20日,陕西龙华集团煤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举行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投产仪式,一期工程50万吨/年合成氨、80万吨/年尿素,6万吨三聚氰胺,投产并产出了合格尿素产品。这是陕西省建成运行的第...

2024-08-23     陕西石化新闻

中国化学华陆公司总包三聚氰胺项目投产

7月1日,由中国化学华陆公司EPC总承包建设的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一次投料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将对推进当地化工产品结构向下游高附加值延伸,实现产品多元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2024-07-08     陕西石化新闻

丰喜临猗蒸汽余热回收项目获奖

  近日,潞安化工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的《三聚氰胺副产蒸汽发电并回收冷凝液》项目,获评山西省运城市“五小”创新大赛三等奖。

2024-05-10     中国化工报

沁阳推进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建设

  “该项目投产后,沁阳市三聚氰胺产能将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构建做好前期准备。”

2024-03-2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