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计划在北部湾打造全国第一个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就《北部湾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35年,在北部湾地区打造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新增产值规模达到1800亿级。这一规划旨在进一步推动广西石化化工产业补链强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西北部湾地区已在“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构建上取得进展,煤化工领域也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拥有甲醇、醋酸、乙二醇、合成氨等重点产品,多个龙头项目正在建设中。该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不仅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且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显著提升物流便利性,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广西享有多重利好政策叠加优势,在资源能源保障方面,北部湾港区煤炭输入通道稳定,水资源丰富,新能源资源充足,为煤化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区域市场空间广阔,不仅国内需求旺盛,东盟市场也潜力巨大。
根据规划,广西北部湾地区将积极打造重点龙头项目,推进华谊三期甲醇制烯烃及下游深加工等现有项目投产,并谋划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合成氨等新项目。在构建下游高端产业集群方面,将围绕先进制造、轻工纺织、绿色能源、减碳固碳四大领域,延伸产业链,发展高端聚烯烃、聚酯化纤新材料、风电叶片用化工材料等产品,构建“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双核一带多联动”思路。“双核”为钦州石化产业园和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石化产业园,重点发展龙头项目及下游高端产品;“一带”即平陆运河经济带;“多联动”则辐射防城港、南宁、贵港、来宾等地,各地化工园区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协同发展。
煤化工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三废”污染物及噪声,对此,规划提出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加强大气污染防控、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与垃圾处置等,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格局。
为保障规划实施,广西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争取国家政策倾斜,落实资源要素保障,提升港口煤炭运输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提升营商环境水平。此外,还将提高企业进驻门槛,强化项目评估审核,并加强煤化工技术创新支撑,推动产学研合作,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
广西北部湾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有望推动当地煤化工产业迈向新高度,为全国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提供示范,促进区域经济与产业协同发展。
7月26日,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吉林省大安市正式投产,项目装置可年产绿氨18万吨。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新能源装机8....
7月23日,抚顺石化公司新建20万吨/年溶液法聚乙烯装置正式开工,标示着中国石油在聚乙烯核心工艺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突破,对其加快迈向“炼化生精材”产业链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南晋开集团延化化工有限公司坚持认真组织,精准发力,细学、深查、实改,努力锤炼过硬作风,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
在“反内卷”政策持续引导、市场供给调整以及需求边际改善的共同作用下,7月23日,多晶硅主力合约盘中一度暴涨12%,最高涨至53165元,再创上市以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