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为什么空调同样设置25℃,冬天的感觉和夏天不一样?”“糖炒栗子为什么加沙子?”一场严肃的基础知识大赛除了考查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些应用题,考察学生如何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难倒了全国各地众多学生。9月7日,由教育部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在南京工业大学举办。来自全国66所高校的126支队伍600余人参赛,参赛人数空前,赛况激烈。大赛开幕式由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沈晓冬主持。
大赛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知识为重点内容,主要涵盖《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三门专业基础课程。题目设置主要依据基础课程核心知识点,综合考虑目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比赛当天,126支参赛队分5组在浦江教学楼进行预赛,随后,脱颖而出的10支队伍在体育馆进行决赛。进过一番激烈角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求源创新队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华南理工大学2队登顶冠亚,荣获特等奖,南京工业大学代表队获得二等奖。
“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引导,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目的,以赛促学,以学促教。通过比赛推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的研究与改革,促进材料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联盟院士在开幕式上介绍说。南京工业大学副院长胡秀兰也表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细了,对于考研有很大的帮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胡婉欣告诉记者,“为本次比赛他们准备了一个多月,学校配备专门的教室,三位老师分别负责三门课的串讲、辅导和答疑。”
“这些题目与平时的学习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一方面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注重强化理论,考得更细了,另一方面也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南京工业大学CCC代表队队长陈立立表示。
7月15日,“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公益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启动。即日起至7月20日,6~12周岁的儿童可前往中国科学技术馆报名参与实验活动。图为活动启动仪式。“北京是‘巴斯.....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李春忠教授、陈龙教授团队联合宋震教授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电解液溶剂化结构中均匀的电子云分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
在高端胶粘剂领域,气相二氧化硅作为核心流变控制剂,其性能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施工性能、储存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终端应用效果。气相二氧化硅凭借纳米级粒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三维网络构建能力,成为调控胶粘剂流...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的实验室内,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成员正在做一种绿色催化剂的实验,这种催化剂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为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百年前,侯德榜先生曾在北洋大学堂讲授《纯碱制造》等课程...
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黑金”,以其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化学可塑性和稳定性、极强的对作物营养成分的负载力,正在推动作物肥料品质与应用的效果升级。7月12日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纳米...
6月25日至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炼化行业正向“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三个方向转型。未来,行业将加速绿色低碳变革,通过分子炼油等技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