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严克友教授团队在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研发制造新一代高性能锂电池、推动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等领域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
锂金属电池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电池候选者,有望将现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一倍。目前的商业电解液无法在锂金属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不仅会造成锂枝晶的生长,产生电池爆炸的风险,还会严重影响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如何在锂金属负极界面表面构建同时具有高电子绝缘性、高离子电导率和高化学稳定的理想型固态电解质界面是研究难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利用单斜相m-Li2ZrF6纳米颗粒作为添加剂,成功在锂金属负极表面构建了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固态电解质界面,实现了锂金属电池在高载量、超高倍率下的稳定循环。这类纳米颗粒的合成工艺简单,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为锂金属电池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7月15日,“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公益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启动。即日起至7月20日,6~12周岁的儿童可前往中国科学技术馆报名参与实验活动。图为活动启动仪式。“北京是‘巴斯.....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李春忠教授、陈龙教授团队联合宋震教授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电解液溶剂化结构中均匀的电子云分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
在高端胶粘剂领域,气相二氧化硅作为核心流变控制剂,其性能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施工性能、储存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终端应用效果。气相二氧化硅凭借纳米级粒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三维网络构建能力,成为调控胶粘剂流...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的实验室内,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成员正在做一种绿色催化剂的实验,这种催化剂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为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百年前,侯德榜先生曾在北洋大学堂讲授《纯碱制造》等课程...
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黑金”,以其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化学可塑性和稳定性、极强的对作物营养成分的负载力,正在推动作物肥料品质与应用的效果升级。7月12日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纳米...
6月25日至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炼化行业正向“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三个方向转型。未来,行业将加速绿色低碳变革,通过分子炼油等技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