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对于安全风险集聚而专职监管力量有限的化工园区来说,如何将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实践,切实担负起属地安全监管的责任?笔者认为,园区要从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作用为落脚点,可以组织区位相邻、生产工艺相似的企业组成“邻里”互助小组,探索互助式安全监管新机制,共享安全管控资源,共防安全隐患风险。
首先,分类划片,结成“邻里”互助小组。化工园区的本质是化工产业资源聚集,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但企业高度聚集也会导致高危物料、高危装置、高危作业高度集聚,给园区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邻里”互助式安全监管机制可以将企业按照生产工艺相似度划分为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以及化学化纤等若干互助小组,每个小组的企业区位相邻、生产工艺相近,安全管控模式相同,能够方便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共同提高。此举不仅可实现园区统筹管理下的企业间良性互动,形成企业为点、邻里为线、园区为面的安全管控局面,还能有效填补园区专职人员监管“盲点”,解决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联防联检,扎紧风险管控“篱笆”。客观而言,目前个别企业仍存在安全管理能力不强、安全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给整个园区带来了系统性的安全风险。扎紧每个企业的风险管控“篱笆”,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安全生产,对于相邻企业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互助小组组织“邻里”企业开展联防联检,通过安全生产摸底互检、隐患互查、综合评定等举措,对每个企业“生产工艺风险”及“安全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定,评估结果由企业一把手签字负责。对于那些安全没有保障的企业,园区要出面督促其或退出,或改造;对于运行不稳定的企业要列出清单目录,督促其彻底消除隐患、迅速整改提高;对于先进企业则要树立示范典型,以“线下观摩+线上研讨”的形式,让区内企业互学共研,共享先进管理经验。尤其要充分利用互助小组的专家资源,定期开展企业会诊,查短板、找根源,对症下药,推动落后企业迎头赶上,实现园区整体安全管控水平持续提升。
三是共建共享,打造应急处置“共同体”。安全工作没有局外人,企业高度集中于园区内,组成了安危与共、休戚相关的安全生产“命运共同体”。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及时开展应急响应、防止险情“外溢”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实现自我保护的必要举措。因此,互助小组应建立应急资源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在应急调度、险情速报、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紧密合作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加强事前预防,建立工艺应急处置机制,通过开展应急协同演练、突发事件信息上报、突发事件应对、险情应急处理等技能培训,使“邻里”企业熟练掌握应急响应的必备知识与技能,提升事故应急处置水平。另一方面,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邻里企业要勇当“第一响应人”,利用区位及工艺相近的便利优势,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好信息实时上报、协助初期救援等工作,及时为应急救援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这样有利于迅速控制事态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
只有筑牢安全根基,才能更好地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要持续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探索管理新模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主体责任,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才能全面提升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坚定不移地做好安全与发展这道必答题。
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5月8日,陕西凤翔高新区管委会在西安组织召开评审会,《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青工业园总体规划(2024-2035年)》和《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青工业园化工产业规划》通过专家评审。长青工业园将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