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督促深刻吸取鲁西化工“5·1”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教训,应急管理部制定了《过氧化氢生产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指南》。《指南》要求,企业在SIS中应设置氧化塔温度、萃取塔底温度、净化塔底温度及干燥塔(碱塔,如有)温度分别与氧化塔撤料阀、萃取塔撤料阀、净化塔撤料阀、干燥塔(碱塔,如有)撤料阀形成联锁,紧急情况下可以远程排放至事故池(槽)。
然而,笔者日前在一家过氧化氢生产企业检查时,发现该企业的氧化塔随意配置了一根紧急撤料管线,安装着的撤料阀却没有投用。
安装的撤料阀未投用,撤料管线管径较小
企业陪检人员解释说:“今年5月份有专家来检查时,提出过氧化氢生产装置氧化塔、萃取塔、净化塔未设置紧急排放阀及事故池的问题。为迎接你们这次专项检查,我们抓紧整改了问题,安装了氧化塔紧急撤料管线及撤料阀。”
笔者进一步询问得知,企业安装撤料阀没有履行变更手续。而且顺着安装的紧急撤料管线一看,发现管线的排放口直接进了地沟。
撤料管线排放口在地沟内
管线接了,阀也安了,看似整改了隐患,殊不知改出了更大的风险。究其原因有:
一是《指南》要求氧化塔温度与撤料阀形成联锁,是能够实现在危急情况下无需操作人员去现场操作,保证人的安全。但该企业随意安装了一台利旧的紧急切断阀,未进行调试,无法确定执行机构能否正常动作;阀门无铭牌标识,无法确定阀门选型是否正确。二是安装的撤料管管径较小,且无相关资料显示这个管径能否满足紧急撤料情况下的使用。三是《指南》提出将系统内危险的物料排放至事故池,易于过氧化氢分解出的氧气释放,泄放压力。而该企业将氧化塔紧急撤料排放至地沟,未实现安全排放。一方面,地沟杂物较多,可能有导致过氧化氢加速分解的杂质,存在紧急撤料过程中在地沟发生火灾爆炸的风险;另一方面,地沟深度约0.6米,且紧邻道路,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形成流淌火,波及相邻装置,加剧事故风险。
此前,双氧水行业因为撤料措施不完善发生过事故。2012年8月25日,山东某化工厂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事故主要原因是:装置中氢化塔内钯催化剂及其滤网未更换,开车后系统内杂质较多,钯催化剂及白土床中氧化铝粉末随氢化液进入到氧化塔中,引起双氧水分解,使塔内压力、温度升高。由于紧急撤料措施不完善,紧急停车后,氧化塔内压力、温度、液位升高,未采取排料、泄压等有效措施,高温、高压导致氧化塔上塔爆炸。
那么,这家企业的问题该如何整改?笔者认为,这项问题属于重大工艺变更,以及附属的设备设施、安全仪表的变更,企业应按相关要求履行变更程序,开展风险分析,评估变更后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必须与设计单位沟通,提供必要的工艺、设备、管道等信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由设计单位完成紧急切断阀的选型、管道管径核算及材质选择,以及选取位置适合且容量满足要求的排放地点等工作,出具有效的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企业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实施整改。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
“观摩和实际操作真不一样。今天我体验了一遍,下回有突发状况,我不会慌乱了。”近日,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基地发展中心蓝宫食堂室内燃气泄漏应急演练结束后,员工们兴奋地议论着。
釜式设备,是化工企业最普遍使用的设备。虽然用途不一,但所有釜式设备都存在入釜作业的可能,尤其是清釜、入釜检维修作业,在精细化工企业最为普遍。
近日,铜化集团新桥矿业公司确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简称《方案》),针对该公司当前安全生产总体形势、未来发展趋势,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提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