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发现锂硫电池反应新机制

  中化新网讯 近日,厦门大学廖洪钢教授、孙世刚院士团队,与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院士团队等合作,基于自主研发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子显微系统,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锂硫电池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

  锂硫电池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然而受限于传统原位表征工具的时空分辨率局限和锂硫体系不稳定性等挑战,当前仍然缺少原子/纳米尺度上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的理解。

  为此,厦大团队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电化学原位液相透射电镜技术,耦合真实电解液环境和外加电场,实现了对锂硫电池界面反应原子尺度动态实时观测和研究,发现在锂硫电池中存在着独特的界面反应机制和锂硫电池全新的界面反应过程。

  未来,该团队将基于电荷储存聚集反应新机制,从全新角度推进锂硫电池电极材料和体系的设计和研发,促进高比能、高功率、快充锂硫电池的发展。 

相关推荐

新能源供热技术聚焦低碳创新

  3月13日,由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北京中科华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供热企业绿色创新发展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富岛公司高质量产品助力航天发展

  近日,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八星”的壮举,成功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此过程中,中海化学富岛公司生产的高品质甲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聚芳醚技术加速突破助力高端制造

  作为填补国内空白的高分子新材料,聚芳醚生产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对我国高端制造业的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中煤鄂能化舞好气化“龙头”

  气化装置是化肥生产的“龙头”。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天能化工实现软质PVC树脂生产

  近日,天能化工有限公司软质SG5型PVC树脂在105立方米聚合釜装置上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

破除海水电解制氢产业化瓶颈——北京化工大学抗可再生电力波动催化剂研发纪实

  由可再生能源电力驱动的海水电解制氢是生产绿氢的重要方式,但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特点导致装置无法连续工作,而在装置停机期间还易发生阴极过度氧化和腐蚀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教授团...

2025-03-1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