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陵石化化工一部水煤浆装置严抓生产优化运行管理,全力以赴保障装置连续高负荷运行。截至12月1日,该部已提前完成9万吨年度供氢任务,纯氢累计综合能耗、煤单耗和中压蒸汽单耗在去年最优的基础上,分别再降1.2%、2.24%和1.1%,创历史最优,实现质效提升。
把功夫下到现场,让物料消耗减少
“小张,把E8301蒸汽换热器的进口阀门再关小一圈。”“收到,马上就调整。”12月10日,该部空分气化工区气化五班班长李华正在中心控制室指挥生产优化,根据上下游装置工艺变化,及时组织精细调整,让人多动一点,让物料少消耗一点。
班组是生产优化运行的关键环节。为确保大平稳大优化,该部在班组间先后组织开展“工艺指标我在行”“我为操作擦亮眼”“我为规程作诊断”等劳动竞赛活动,严格关键步骤确认、外操巡检、内操盯表,推进日常、节点、问题点隐患排查,对照“五个回归”溯源分析要求,抓实班组人员异常溯源分析培训及管理,牢牢把握风险管控主动权,现场问题发现和优化得以高效执行,班组之间比操作最优、消耗更少成为行动自觉,动态调整、精细操作得以持续有效贯彻执行。
5月份以来,针对原料煤灰熔点不稳定问题,他们增加煤样分析频次,按照分析数据动态制定最佳操作温度和最佳氧煤比,降低了气化炉压差异常波动,避免了过高炉温侵蚀炉砖,有效延长气化炉单炉运行周期,B气化炉刷新最长连续运行纪录。
把培训落到实处,让员工学有所用
该部始终坚持“缺什么、学什么”原则,重视培训形式、内容和效果,抓实课程设计、课件检查、课堂纪律和课后验证,确保员工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今年1月中旬,该部净化工艺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中交后,保证新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成为运行部首要工作任务。他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互相学+实操练”等多种培训形式,从理论到实操,从工艺到设备,从现场摸排到电脑仿真,全方位多层次针对培训,促进知识技能消化和吸收;组织开展“流程王”和“操作能手”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干,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取得上岗资质。得益于坚实的培训基础,他们创造了系统内同类装置开工一次打通全流程且用时最短的纪录。
新建装置开工以来,他们继续主动加强与同行交流,边学习边实践,积极摸索优化工艺操作,及时总结整理异常操作经验7条供班组学习执行。目前,该装置已连续运行7个多月,负荷稳定在93%左右。
把技改落到“痛处”,让装置降耗运行
在做好平稳生产的同时,该部持续跟踪技改技措的实施和进度,针对工艺气带水、带灰问题,他们对洗涤塔进行了多轮改造,新增了灰水除硬装置,持续改善系统循环水质,提升气化炉运行后期的负荷;持续摸索低温甲醇洗单元运行性能,优化装置甲醇循环量、再生温度等,低温甲醇洗吨氢综合能耗、水煤浆联合装置综合能耗均实现显著下降。
此外,他们还大力开展挖潜创效、攻坚增效行动,新建低温热发电机组于7月底一次开车并网成功,高效回收净化富余低压蒸汽热能,累计对外供电596万千瓦时,水轮机节电154万千瓦时,余热发电350万千瓦时,共节约成本600余万元;落实系统性节水减排工作,开好冷凝液回收设施,高效回收气化闪蒸气低温余热,累计回收蒸汽凝液27万吨,加热低温冷凝液25万吨,回收热量折标煤1123吨,降本超百万元。
7月19日,安徽阜阳康泰斯公司投资建设的临泉气化试验装置取得重要进展——核心设备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一次吊装成功。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安装阶段,争取实现8月底具备开车条件的目标。
7月9日,我国首台完全国产化的40兆帕高压大排量离心式注气压缩机,在我国首座深层在役凝析气藏储气库——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牙哈储气库落地,标志着我国在储气库领域首次实现成套设备100%国产化,打破了国外...
7月12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评审组现场鉴定评审,中石油管道局建设公司通过压力管道安装许可到期换证鉴定评审,标志着管道局建设公司拥有了GA1级(覆盖GA2级)、GC1级(覆盖GC2级)压力管道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