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化工、能源等行业绿色转型
中化新网讯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并提出,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是推动医药、化工、农业、能源等产业重构和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将分两阶段加快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到2027年,生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制度环境更加完善,生物制造全产业链逐步构建,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生物燃料、生物材料等产品的生物技术经济性大幅提高,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等。到2035年,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基本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制造产业高地。
围绕推进生物科技全链条创新,《方案》提出,要开展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行动、自主高效酶制剂与菌种攻关行动、高端仪器和试剂攻坚行动、生物制造原料供给保障行动、高水平创新转化平台建设行动、生物信息资源库体系升级行动、生物制造安全支撑护航行动。
在此基础上,《方案》提出,要推动生物制造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化工行业和能源行业皆被列入重点领域。
具体来说,生物制造+化工将聚焦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美妆医美和活体功能材料,加强生物路径设计与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促进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方案》特别提出,推动传统石化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生物基精细化学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支持精细化学品行业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生物法高效合成路线设计及定制合成化学品研发,拓展生物合成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鼓励企业依托自有生产线开展生物合成中试示范,打造生物基精细化学品生产体系,逐步提升生物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广东还将支持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生物基大宗化学品的原料非粮化和高效合成技术及制造工艺研发,加强生物基材料产业化应用,加快推动生物基塑料、橡胶、纤维等下游制品在塑料包装、日化消费、交通物流、环保建材等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生物制造+能源将围绕“双碳”国家战略目标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要求,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能源产品的多元化开发与多场景应用,逐步提高各类生物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例,重点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和生物制氢。包括但不限于持续推进生物柴油、生物航油、生物甲醇、生物丁醇、燃料乙醇等生物能源技术研发和更新迭代,加强生物炼制专用设备研发,鼓励生物能源与高附加值产品的协同炼制;加强厌氧生物强化等生物天然气提质增效技术开发,提升专用装备标准化制造水平;持续推进生物制氢储氢、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和迭代,加强专业设备研发制造,为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
4月17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4-2025)》(简称《蓝皮书》)指出,2024年全球正加速从传统能源...
4月18日,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市场化交易成功购入10万张绿色电力证书,覆盖年度生产用电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中海油集团公司中下游板块首家实现绿电高比例替代的生产企业。
今年以来,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甘肃省节水型企业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公司三泰公司落实“双碳”战略,组成“数字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的“黄金搭档”,挖掘节能降耗潜力。
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大竹作业区总装机容量52千瓦的基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及调试完工,正式投产发电,各项技术指标均达设计要求。该光伏项目是重庆气矿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利用无人机,开展固体废物巡查,捕捉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堆放的隐蔽盲点和卫生死角,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升固体废物领域环境问题发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