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CUS实现地下自分离减碳储能一体化

探索“减碳—储能—发电”协同新模式

  近日,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申报的“工业废气地下自分离碳封存协同气体储能UCCUS系统”荣获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传统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在地面进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而UCCUS则是在地下(Underground 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进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即向地下注入低浓度二氧化碳,采用地下自分离进行碳捕集。该项目旨在打造基于地下碳捕集工艺的“减碳—储能—发电”协同新模式,因地制宜培育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望为能源企业开辟新航道。

  寻找空白点——储能减碳相隔两“地”

  在“双碳”目标下,减碳和储能制约着我国能源转型进程。目前我国百万吨级别的减排规模距离2030年亿吨级和2060年20亿吨级减碳规模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碳减排压力巨大。而在处理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时,因其二氧化碳浓度低,需先在地面进行碳捕集之后,再注入地下进行碳封存,成本高、效益低。

  从产业现状分析来看,碳封存、减碳在地下进行,新能源、储能在地上进行,地上、地下相隔两“地”,二者协同性较弱。减碳生产线上没有储能、储能生产线上没有减碳,同一生产线上没有减碳+储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产业空白点。

  寻找创新点——CCUS逐一提升整体突破

  项目团队逐一提升CCUS产业流程链条上不同环节的效益,围绕降低CC的成本、提升U的绿色含量、增强S的安全性,团队首次提出UCCUS Energy流程再造理念,对传统CCUS产业链进行创新升级。

  第一,地下碳捕集替代地面碳捕集降低成本。项目团队发现,地下咸水层具有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可替代昂贵的地面碳捕集设施。他们利用地下空间的分子筛功能和封闭作用,将地面碳捕集转变为地下碳捕集,大幅降低了成本,减轻企业碳捕集环节经济压力。

  第二,地下储能与绿色电能生产提升绿色能源占比。研究团队通过“低浓碳源混合气注入—地下多组分气聚变能—压差发电资源化利用”三大技术环节,将不稳定的风光电转化为稳定的绿色电能,实现了储能与减碳的协同。

  第三,动态密封技术保障安全性。研究团队开发了盖层、断层和井筒“三位一体”动态密封技术,解决了地下空间的安全性问题,确保碳封存和储能过程的长期稳定性。

  通过上述三项创新,该技术不仅显著提升能源绿色占比,更为长时储能开辟新途径,打破减碳与储能长期分离的僵局。

  寻找衔接点——产学研用优势互补

  该项目存在产业链条长、专业跨度大的卡点堵点,对此,中国石油勘探院与新能源事业部、昆仑资本、油气田企业、安全环保院等单位一起,发挥“产学研用”优势互补,进行联合研发。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负责顶层设计、产业引领,把“实验室”“专利群”建在“应用场”“产业链”上,消除科技与产业相差的“最后一公里”;勘探院、安全环保院负责地下地面协同攻关、创新技术;昆仑资本、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产业需求引导、盈利模式构建,大港、西南、华北等油气田企业负责编制试验方案、加速场景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直接深度融合。

  目前,UCCUS Energy技术方案已经完成了现场仿真试验,局部技术环节已经成功实施。实验室和矿场数据及经济评价结果证实,该方案技术可行度高、商业价值高。由该成果支撑的“地下空间利用的点石成金之术”项目在500多个国际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金砖国家解决方案奖一等奖。

  未来,项目团队将用好各项扶持政策,探索便于成果转化和市场运作的多方协作机制,加快现场试验,推动技术尽快落地。


相关推荐

陕鼓装备助力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5月13日—14日,2025年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在西安举办。来自政产学研用各领域近1000名专家和代表,探讨新质生产力对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的深刻影响,展示最新科技成果,推...

2025-05-19     陕西石化新闻

井壁强化水基钻井液获发明专利

  近日,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液中心申报的一种用于页岩地层的井壁强化水基钻井液及其应用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国家发明专利。

2025-05-19     中国化工报

渤海钻探冲洗隔离液获认可

  近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冲洗隔离液成功打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外部市场,首批30吨产品通过客户现场验收,标志着该公司自研冲洗隔离液对外创收取得突破。

2025-05-19     中国化工报

延炼改造常压装置除异味

  近日,延长石油炼化公司所属延安炼油厂对300万吨/年常压装置常顶气压缩机残液排污线及废气排放进行技术改造,取得良好效果。

2025-05-19     中国化工报

氧化物—氧化物界面催化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傅强和研究员慕仁涛团队在氧化物—氧化物界面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铬酸锌(ZnCr2O4)尖晶石表面限域的单分散氧化锌(ZnOx)盖层,可以解耦二氧化碳与...

2025-05-19     中国化工报

陈建军:“炼”出来的“井上飞人”

  谈及设备话题,江汉采油厂新沟采油管理区设备管理员陈建军总是侃侃而谈,胜券在握。白天,他先后出现在横跨潜江、天门等区域的6个基层班站,处理井站设备的“疑难杂症”。晚上,他整理资料、填表格,一熬就到下...

2025-05-1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