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上周从榆林高新区获悉,2025年榆林高新区将按照“11336”总体工作思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项目建设,精准招商引资,强化科技赋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基础配套,全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11336”工作思路即打造全国“三化”示范园区“1个目标”;持续壮大精细化工“1个主导产业”;加快培育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绿色能源“3大新兴产业”;强化招商引资提质、科技创新引领、改革开放赋能“3大发展支撑”;强化城市建设、教育提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稳定、从严治党“6大基础保障”。
榆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军表示,今年一是要在“稳”字上加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项目建设。2025年安排重点项目108个,其中精细化工项目29个总投资533亿元,占比高达60.9%。中国化学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重点项目建成达产。二是要在“准”字上聚焦,精准招商引资,强化科技赋能,构建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生态森林”。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通过龙头企业招商、原料及场景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精准招商。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精准赋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是要在“狠”字上使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基础配套,提高服务水平,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和“小切口”改革、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国企改革,加快推动自贸试验区集成式系统性改革创新。启动沙河公园南侧总部经济基地和南区高铁片区、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快化工园区“六个一体化”建设。聚焦企业需求,设立产业引导母基金和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探索建立辐射全市的人力资源大市场。
据悉,2024年,榆林高新区内的中煤二期、延长二期等39个重点能化项目加快建设,建成超燃动力燃料电池等氢能项目,引进亚培烯5万吨聚α烯烃等一批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项目。全区实现营业收入180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0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9亿元,增长6.9%。同时,招商引资卓有成效,投资额30亿元以上的2个项目落地,直接利用外资334万美元;新签约合同项目13个,引资额139.68亿元,新签约协议项目28个,引资额207.57亿元,均超额完成任务。(李军/文 图片由榆林高新区管委会提供)
自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化工企业要结合实际,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纽带、以平台为支撑的自主创新体系,协同推进“三个创新”。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化企要把自主创新摆在企...
一季度,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抓好生产组织、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15亿元、0.98亿元;经济增加值完成全年指标的128.89%;主要产品目标产...
一季度,金陵石化甲基叔丁基醚(MTBE)装置,通过优化蒸汽系统和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减少了蒸汽消耗,装置综合能耗同比降低14.4%,创近10年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