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9日,DNV GL最新发布的《能源转型展望》报告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行为和经济后果将永久性地减少全球能源需求。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下降8%,使过去的2019年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之年。然而,我们仍然将在2028年突破全球升温1.5摄氏度的碳预算目标,如果要实现该目标,那么接下来到本世纪中叶,每年都必须重复2020年的碳减排量。
“新冠病毒已经改变了全球能源前景,但全球气候危机却仍然如疫情之前一样紧迫”,DNV GL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瑞民(Remi Eriksen)表示,“早先对大气污染降低的乐观情绪已经被冷冰冰的现实所取代,原因并非是能源结构去碳化程度的提升,而是出于疫情所特有的短期变化。我们可以利用手头已有的技术来加快转型,但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国家和行业的激励政策,从而实现巴黎气候协议的宏伟目标。”
创造巴黎协议设想未来的技术是存在的。随着天然气将在2026年成为最大的能源来源,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据DNV GL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仅有13%的天然气可以实现去碳化。氢能源的发展得益于欧盟政策的推动,但到2050年氢气在能源需求中的份额仅为6%。包括氢气在内的脱碳气体对于减排难度大的行业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减排意义,例如楼宇供暖及其他供热需求较高的行业,但仍然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推动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力。
报告指出,当下能源转型的节奏已经相当快了。仅需一代人的时间,可再生能源和化石燃料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将几乎相差无几,而目前约为20%和80%的比例。到本世纪中叶,电力在终端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有望翻倍,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将各占31%。浮式海上风电将迅速增长,DNV GL预计到2050年浮式海上风电将成为新的大型产业,装机容量达到250GW。
DNV GL预测到2032年,新车销售的一半将是电动汽车。这样一来,公路交通的石油需求将急剧下降,DNV GL预计从2018年到2050年,石油需求将减少56%。同样的政策杠杆也必须用于刺激其他减少能源使用和排放的重要技术。例如,碳捕获和储存(CCS)是天然气去碳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蓝色氢气”的生产,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政策协调,意味着到2050年仅能捕获11%的碳排放量,而这项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问世。
7月1日,中国石化资本投资入股海德明能(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德氢能)正式完成。这是继2024年6月中国石化资本旗下恩泽基金投资海德氢能后,中国石化资本再次加码增资。
近日,岚泽能源千吨级费托合成航煤馏分油中试装置顺利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现场考核,费托合成航煤馏分油前沿技术迈出了从实验室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步伐。
近日,采用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外给电子体技术,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GX2026S聚丙烯新牌号产品在用户工厂实现连续长周期稳定生产地毯丝,产品拉丝速度达2600米/分钟,超客户预...
6月30日,宁夏2025年度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正式揭晓。宝丰能源“AI驱动的煤基新材料数智融合智能工厂”及“煤基新材料全产业链绿色智能工厂”成功入选首批宁夏先进级智能工厂。宝丰能源烯烃厂成品包装....
多年来,潞安化工集团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坚持将职工文化生活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思想引领、载体创新、服务升级”三维发力,已构建起具有时代特征、企业特色的职工文化生态体系。
近日,美国霍尼韦尔、英国庄信万丰、德国吉达拉能源公司和日本三星工程公司宣布,成立一个战略技术联盟,旨在推出一个开创性的解决方案,利用生物质和城市固体废物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帮助各国满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