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中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会在盘锦举办,现场意向合作签约率达100%,为高新区升级新材料产业体系,实现发展质量新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盘锦高新区锚定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不放松,通过优化科技服务、构建创新平台、打造人才体系等举措,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多举措培育科技型企业
高新区是科技的聚集地,更是创新的孵化器。盘锦高新区以提升科技企业增长率为目标,多措并举做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
盘锦高新区全力“孵、育、引、壮”科技企业,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型、全周期科技企业引育体系,充分利用科技孵化器、“58科创”等孵化载体,引育优质科技企业。
全方位、多维度服务企业。盘锦高新区全面梳理高新区近三年新注册科技型企业,逐户走访提供“保姆式”服务,做到“面对面”讲政策,“手把手”教操作,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
建设“一站式”科技企业服务平台。盘锦高新区面向高新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政策咨询和项目申报等服务,落实落地“创新积分制”工作,先后与邮储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实地走访派普钻具、瑞邦石油等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降低科技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
一季度,盘锦高新区完成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培育雏鹰瞪羚苗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苗企业5家。
下好创新突破“先手棋”
盘锦高新区积极构建创新平台,聚集石油化工产业各类创新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下好创新突破“先手棋”。
盘锦高新区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高校、企业、市场多种要素集聚融合平台,加快创新联合体建设。按照辽宁省总体部署,该区开展2024年第一批科技专员服务企业“千人进万企”活动;推荐中蓝电子、北方沥青等4家企业申报省科技进步奖励。下一步,高新区将积极做好“科技专员”选派对接服务,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一季度,盘锦高新区培育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苗企业4家,省平台苗企业2家。海兴科技、中蓝电子等13家企业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专家入库工作。此外,高新区还积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服务工作,专利质量数量不断提升。目前,高新区专利拥有量超2000项,其中发明专利204项。
构建引人聚才服务体系
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人才是关键。近年来,盘锦高新区积极建设人才服务驿站,打造贯穿企业引才渠道、留才政策、育才用才等全过程的引人聚才服务体系,全力打造“盘锦高新”人才品牌。
盘锦高新区全面梳理人才工作清单,围绕人才招聘、项目申报、职称评审、政策申请等方面细化人才工作;动态跟踪企业人才需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引才活动;组织企业人才申报“政府特殊津贴”“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等各类人才项目,为园区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
目前,盘锦高新区已完成人才摸底调研及人才工作清单梳理工作,园区人才总量达1.2万多人。该区还组织园区中蓝电子、北方沥青、天意石油、华孚环境工程等4家企业优秀人才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中蓝电子、中录油气等2家企业申报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与辽河油田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教育部“市域产教联合体”示范项目。
作为创新发展的策源地,盘锦高新区持续推进园区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合作,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建设中试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高新区主导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引领全行业提高低碳发展水平,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首批“低碳化工园区(2024年建设期单位)”名单,共有5家化工园区入选。
日前,阜阳市颍东化工园区成功跻身安徽省十强新材料产业园区之列。近年来,阜阳市颍东化工园区坚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立足煤基强链延链锻长板,形成了以高性能新材料为基础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从日前召开的兰州市西固区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2024年西固化工园区“强工业”行动推进、重大项目招引、优质企业培育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亮眼成绩。会议披露,2024年西固化工园区工业经济运行位列全市各县区前...
日前从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传来消息,淄博高新区加快省油气管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完善第三方施工预警系统,推进企业端光纤预警、高后果区视频监控等系统数据接入平台,实现油气长输管道智慧化监管。
为加速推进化工集中区的认定工作,确保各责任部门与上级部门对接评估认定情况的有效沟通,解决现存的问题和困难,近日,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推进化工集中区认定工作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