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19日获悉,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负责的“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3套千米级深水吸力桩在我国海南陵水海域安装完成,标志着项目水下生产设施安装取得关键进展,为项目按期建成奠定坚实基础。
据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经理刘康介绍,“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投产后整个“深海一号”大气田高峰年产量将由30亿立方米提升至45亿立方米,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气源地。
据悉,吸力桩是深水油气田水下生产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像“拴马桩”一样将水下生产系统牢牢固定在海底,可谓是“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定海神针”。本次安装的吸力桩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油工程特种装备制造场地完成建造,高19.68米、桩筒直径8米、设计贯入深度12.5米,单个重量达94吨,由桩体和顶盖组成,顶盖上部搭载导向对接装置、排水舱口及贯入吸力泵接口等高精度部件,应用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深水“牛眼”气泡水平仪,可以精确监控水下安装期间吸力桩的垂直度。
据海油工程“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项目吸力桩安装技术负责人檀晓光介绍,此次安装的吸力桩贯入需求压力和桩体结构允许压力差仅为20%,安装位置、艏向和水平精度要求相较于系泊系统吸力锚分别提高60%、50%和40%,安装作业难度前所未有。
为此,项目投入具有三级动力定位功能的3000米级深水工程船“海洋石油285船”进行海上安装作业,根据吸力桩重心位置量身定制3套吊装索具,确保起吊时桩体垂直于海平面。现场强化定位精度控制,布控6个定位信标,形成“六边形”定位阵校准方阵,投入两台ROV(水下机器人),采用“阻尼艏向调整法”进行艏向细微调整,保证艏向精度。贯入作业中,船舶吊机和ROV协同作业,精准控制钩头载荷和贯入压力,确保吸力桩缓慢平稳沉降,最终实现3套吸力桩一次性高精度贯入成功。
近日,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盘9100米长、大口径连续油管,在川渝地区天然气井下深7460米,创造了该规格油管川渝地区最深垂深纪录,同时也刷新了同规格油管在该地区的最深作业纪录。
五一前夕,由寰球北京公司EPC总承包建设的国家管网集团深圳LNG应急调峰站项目接收站工程通过专家中间交接验收,标志着项目完成全部设计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具备联动试车和开车生产条件。
日前,由中国化学十六化建承建的湖北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全国首条万吨级PHA生产线正式交付,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实现...
“五一”小长假期间,三峡库区旅游热度攀升,当地用气需求持续走高。为确保节日期间能源供应稳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通过大猫坪中心站三峡库区直供气源地的持续高效运转,累计输送天然气近千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