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河北正元项目造粒塔顺利封顶,项目建设正式迈入全面安装高峰期与土建收尾阶段。
作为河北省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8.84亿元,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效合成、低能耗尿素技术”建造,计划打造涵盖空分、气化、净化、氨合成、尿素及公辅装置的全产业链条。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年产6亿立方米氢气、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有力推动当地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为华北地区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能。
在这场与重力和时间的较量中,项目团队以滑模工艺演绎出令人惊叹的“空中芭蕾”。采用24小时两班倒不间断作业模式,技术人员化身“高空舞者”,在108.5米的高空舞台上,让重达十余吨的模板套槽随着混凝土浇筑节奏,以毫米级精度匀速攀升。为确保夜间施工的质量与安全,项目团队建立“白夜轮值”制度,工程师们通宵驻守现场,如同黑夜中的“守塔人”,用专业与责任守护着每一寸筒体的成长。
这项被誉为“建筑黑科技”的滑模工艺,对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需精准分层浇筑至模板套槽,待下层混凝土达到特定强度后,模板套槽方能沿凝固表面向上滑动。这一循环往复的操作,既要保证模板提升速度的绝对稳定,又要确保混凝土在动态施工中均匀分布、振捣密实,每一个环节都不容丝毫差错。
面对冬夏极端气候的挑战,项目团队展开科技攻关 “持久战”。公关团队数十次往返混凝土搅拌站,通过上百次配比试验,成功攻克冬期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难题,以及冬夏温差导致的滑模初凝时间波动问题。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组建立“高频巡检 + 专项排查 + 闭环整改”三位一体管控体系,日均安全巡查超3次,组织专项检查20余场,累计消除安全隐患60余项,为工程建设筑牢安全屏障。
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持“创建精品工程,成就客户事业”的企业精神,以精益管理为墨,在燕赵大地上书写工程建设的新篇章。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8月22日消息,上海市经信委等七部门联合公告设立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等11家新材料中试基地,其中8家中试基地涉及化工新材料。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中试基地主要提供电....
8月22日,以“数字赋能智领未来”为主题,“2025能源化工数字化上海站沙龙——走进张江产业工程院”在上海张江举办,来自能源化工行业的企业家、专家学...
车轮滚滚,驶过曾见证霍去病北击匈奴、玄奘西行求法的古道;目光所及,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诉说的百年沧桑。 兰州千年风华未褪。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一座肩负新时代“西部重要增长极”使命的新城....
2024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中试平台建设,《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等陆续发布;编制《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余个省份出台中试专项政策;一批专业化的中试平台正加速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