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大峡谷内,层林尽染,清冽的澜沧江水蜿蜒湍急,不时可见岩羊、白唇鹿等在密林中一闪而过,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青海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誉。经过多年治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国庆节前夕,记者来到昂赛大峡谷,亲身感受这里发生的改变。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记者抵达此行目的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热情村村民桑周家。桑周今年28岁,从小在昂赛大峡谷长大,家里养着67头牦牛,是个地地道道的牧民。
大清早,记者即随桑周到海拔4000多米的山区放牧。走了没一会儿,每个人都气喘吁吁,但一路上风景美不胜收,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动物频频映入眼帘,每个人都兴致勃勃。
“看,那是马麝”“在河边嘴特别尖、特别长的是鹮嘴鹬”……一路上,桑周拿着望远镜细数着看到的野生动物。“这几年,草绿了,水清了,以前看不到的雪豹现在经常能看见。”谈及变化,桑周滔滔不绝。
翻过两座山,是一片广阔草场,牦牛开始在草场上撒欢。“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草长得是越来越好。”捋起一把草,桑周颇为感慨。
这是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境内拍摄的昂赛大峡谷一角(6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曾向记者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三江源湿地湖泊减少、草地植被退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桑周记忆里,小时候,草场鼠害泛滥,最严重时,到处是光秃秃的黑土滩。这几年,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昂赛大峡谷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峡谷内记录到的雪豹个体从2017年的42只上升到现在的85只,金钱豹个体从2017年的4只上升到现在的12只。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三江源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与昂赛大峡谷的基层干部、生态管护员等进行视频交流,希望他们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齐心协力管护好湖泊、草原、河流、野生动物等生态资源,生产生活都越来越好。
也是在这一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立起“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2018年,桑周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这项工作,每年为他带来2万多元收入。在他看来,“能保护动物,又能挣钱照顾家里,这是党的政策好,相信党的二十大会推出更多的好政策。”
多年来,桑周每天随身携带着笔记本,把放牧巡山过程中看到的环境变化和野生动植物情况都一一记录下来。
“经常看一看,数一数,这些都已印在我的脑子里啦。”桑周说。
歇一会儿走一段,突然桑周有了新发现。
“快看,这是雪豹留下的粪便,旁边还有脚印。”桑周一边蹲下仔细观察,一边赶忙拿起手机拍摄照片,并在笔记本上记下详细地点。
“附近肯定有雪豹,还不止一只。得赶紧记下来。”桑周兴奋地说。
翻开桑周厚厚的笔记本,记者看到他已经记下了不少雪豹出现的地点。
2019年,昂赛乡获得三江源国家公园授权,启动自然体验特许经营试点,这也是我国首个在国家公园开展的特许经营试点项目。桑周这样熟悉环境的牧户,有机会从事导游工作。
桑周说,牧民变导游,多了一个收入来源。目前,昂赛乡共有22户牧民家庭从事自然体验特许经营。去年起,桑周换了一辆车,专门带着自然体验者感受自然,拍摄野生动植物。
中午,刚返回家中,桑周就拿起一本书翻看。记者从他手中接过一看,是《三江源生物多样性手册》,里面图文并茂,记载着三江源地区常见的野生动植物。
“今天路上又见了几种我不认识的动物,看这本书学习一下。”桑周说,“你看,回来的路上看见的小鸟是藏鹀,还是中国特有物种呢。”
目前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像桑周一样,由政府聘用的生态管护员超过2万名。多年来,我国累计投入220多亿元,先后开展了三江源一期、二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让草原生态得以恢复,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能力逐年提升,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
记者从青海相关部门获悉,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青海正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傍晚,桑周把牦牛赶回家,又开始整理一天的放牧和巡山记录,将拍到的一些野生动物照片发给以前来过的自然体验者,并补了一条信息:“生态好了,又有新发现,赶快来看看吧。”
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中国石化联第六联络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第六联络组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统一安排部.....
榆林高新区管委会5月22日举办招商引资恳谈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与各地客商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大计。丝博会期间成功签约41个项目,引资额217.78亿元。
为期5天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在西安举办。在5月21日举行的榆林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榆林市成功签约74个项目、引资额达1967.6亿元,其中涉及化...
2025年5月22日,《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编撰业务研讨会在《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进行。《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编纂委员会翟海潮主编、叶建华主编等参加了...
以“三个坚持”下好“三个功夫”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党委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突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印发的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以“三个坚持”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