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十三五”期间,中国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深水半潜生产平台、FPSO(浮式储卸油装置)系统总体集成技术、中心管汇等水下生产系统为代表的深水油气装备制造能力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深海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据统计,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之中,其中44%来自深海。就在近日,由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山东烟台交付启航,标志着中国深水油气田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钟文军说:“‘十三五’期间,随着以‘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代表的深水油气装备交付,中国半潜平台船体总装快速搭载和精度控制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底管线铺设等多项深水施工技术突破1500米难关,超大型深水装备工程总包能力获得了显著提升。”
据介绍,随着海洋油气开发逐渐向深海、远海发展,铺设长距离油气回输管线的成本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大。而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建设“海上油气加工厂”——FPSO,它因造价高昂、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设施集成程度高、建造难度大,被视为海洋工程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十三五”期间,在掌握超大型FPSO总体集成技术的同时,中国FPSO单点建造集成技术也获得重要突破。据介绍,2020年5月,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和集成的中国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在青岛场地交付启航。值得一提的是,“海洋石油119”采用了国际上技术最复杂、集成精度最高的大型内转塔单点系泊系统,该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有4例。经过5年发展,中国海油拥有FPSO达到16艘,规模与总吨位均居世界前列。
水下油气生产设施是海上油气田增强抗灾害性环境能力和降低开发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和行业趋势。2020年11月,中国海油与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流花29-1气田顺利投产。这是继荔湾3-1气田、流花34-2气田后,中国南海投产的第三个合作深水气田。在这个油田上,中国自主建造的水下生产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5年发展,中国水下生产系统从最简单的水下产品,慢慢向中高端发展。
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及开发副总裁Tracy表示:“2013年以前,哈斯基投资荔湾3-1气田水下生产系统时,几乎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而在流花29-1气田项目上,水下核心设备的制造者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6月26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承办的深水油气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暨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大会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会上发布了水下生产系统装备品牌“擎海Techigh”...
7月3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工程)发布消息,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领域最大分布式光伏、电力储能及充电桩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以下称“珠海场地”)全面投用,标志着我...
3月26日,在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5),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瑞集团)举办了“智慧井场数智化未来”油气装备AI数智化时代创新发....
3月26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获悉,近日,首座海洋油气装备专用十万级高度洁净室在天津滨海新区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分公司擎海智控车间建设完成,进入调试阶段,助力我国海洋油气装备精...
2月18日,第21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IPTC)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幕。中国海油携多项自主研发的深海油气装备和技术成果参展,展示了我国在深水油气开发领域的创新实力和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收到了全球能源行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