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优化就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对企业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体系化改造,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带动效应都是倍增的。”这是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TDI厂副厂长龚晓龙和他的创新团队在实施TDI生产线冷冻甲苯系统优化项目后最大的感受。
2021年,银光集团持续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释放生产线产能、提高产品得率、降低物耗以及“四新”技术等方面,以问题为导向,以“赛马”为平台,实施工艺优化项目42个,累计节创效益4200余万元,持续推动生产线向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发展。
降本增效 激活产业链创新引擎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化工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国内TDI新增产能急剧释放,对银光集团TDI产业链的发展带来极大考验。为此,对内优化工艺、挖潜降本、创新改善成为企业角逐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致胜“法宝”。
2021年大检修期间,银光集团通过实施TDI生产线冷冻甲苯系统优化项目,增加循环泵扬程、优化换热器结构,给冷冻甲苯总管线扩容等一系列工艺优化,降低了冷冻甲苯温度,彻底消除了尾气中光气含量高、影响生产线负荷的隐患和技术瓶颈。该项目实施后,一氧化碳回收装置投料量提升了67%,TDA投料量每小时达到6800千克,创历史最好成绩。
与此同时,随着TDI产能的稳步提升,与之配套的氯碱生产线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艺优化项目。该生产线员工通过实施电解槽二代零极距改造项目,将电流密度每平方米提高0.5千安,降低吨产品电耗16千瓦时,烧碱、液氯产品日产量提升10%,节创效益9.46万元。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近年来,银光集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年民品新产品贡献率36%。”银光集团技术质量与精益生产部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TDI全产业链相继实施催化剂更换、尾气回收利用等工艺优化项目,不断激活产业链发展的内生动力,降本增效超过2亿元,TDI市场占有率达到9%。
节能减排 推动生产线绿色转型
银光集团将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的理念注入到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各个环节中,持续开展工艺优化,严控污染物向下游传递和积累。
针对一硝生产线酸性硝化物含酸量高、碱性废水固废产生量较大的问题。银光集团先后实施硝化分离系统优化、洗涤工艺优化改造等项目,重新设计安装设备、调整工艺流程,有效降低了硝化物含酸量,助力生产线绿色、清洁发展。
“2021年,各单位签订15份工艺创新攻关任务书,相继实施工艺水零排放、工房技术改造等项目,既减少了废水排放量,又适应了当前生产线柔性化生产、产品个性化深加工的需求,对于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也有着明显的效果。”银光集团含能公司技术质量处负责人介绍说。
银光集团还把提升DNB得率作为创新攻关方向,不断调整反应参数与温度,最大限度减少副反应产生,回收碱性废药。经过多次反复验证并固化优化,得率成功提升1个百分点,节创效益290余万元。
7月18日,杏湖产业园与南京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纳米酶-益生菌联合制剂研发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杏湖产业园。谊元生物创始人、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关键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长期承受200℃以上的极端温度环境。然而,传统高温胶在持续热应力下易发生分子链降解、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拉伸强度、...
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胶等)凭借耐候性、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航空密封、汽车制造等领域。但在250℃及以上高温环境中,硅橡胶易发生热氧化降解,....
随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其涵盖的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领域迎来快速发展期。作为支撑低空装备性能提升的核心材料,复合材料在机身结构减重、推进系统优化等关键环节发挥着不可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