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24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又获重大突破,由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和西南石油局提交的綦江页岩气田首期探明地质储量1459.68亿立方米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綦江页岩气田位于重庆市綦江区和贵州省习水县境内,处于四川盆地川东南盆缘复杂构造区,受强烈构造运动改造,具有地表和地下“双复杂”的特征。
该气田是我国盆缘复杂构造区发现的首个中深层-深层页岩气大气田。通常而言,埋深超过3500米的页岩气,被定义为深层页岩气,綦江页岩气田的页岩层埋深从1900米跨度到4500米,主体部分埋深大于3500米。深层页岩气上覆地层复杂,存在着页岩埋深大、地应力多变等多项世界级难题,对技术要求高,勘探开发难度大。如果说浅层页岩气开发是将“羊肠小道”扩建为“高速公路”,那么深层页岩气开发便是在青藏高原上开山架桥,修建复杂交错的“盘山公路”,勘探开发难度高。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深层页岩气勘探攻关,创新形成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地质理论新认识。为了解决盆缘“双复杂”地区页岩气成储成藏认识不清的问题,攻关团队依托国家和中国石化科研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通过对地下1320多米的岩芯进行一万多次化验分析,揭示了深层深水陆棚相页岩孔隙发育与保持机理,明确深层页岩能够发育“高孔”优质储层,创新形成深层页岩气“超压富气”新认识,明确了深层“甜点”目标的关键要素,指导了目标评价优选。
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针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层埋深跨度大、“甜点”预测难度大的问题,攻关团队在川东南盆缘复杂区采集了覆盖面积3662平方千米的深层页岩气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收集川南地区已钻探页岩气井的钻井资料,经过反复论证,创新形成了以压力系数与含气量、裂缝预测、水平地应力差为核心的深层页岩气地震预测技术方法,相当于给地层做CT扫描,实现了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针对前期探井测试产量低、不稳定的问题,攻关团队创新形成深层页岩“密切割、增压扩体、均衡延展、保充填”立体缝网压裂技术。该技术初步打通了深层页岩的“七经八脉”,犹如在青藏高原建起了村村通、户户通的盘山公路体系,页岩气沿着这些立体通道源源不断涌流而出,提产效果显著。深层页岩气单井稳定日产连破30万立方米、40万立方米、50万立方米三道大关,深层页岩气压裂技术逐步成熟。
今年8月,中国石化率先推出“深地工程”成果报道,“深地工程”技术被业内认为是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大国重器”,具有广阔前景。在深层页岩气领域,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矿权区内拥有深层页岩气资源量6.3万亿立方米,是页岩气未来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
6月15至20日,以“绿色环保,安全出行”为主题的第11届中国绿色轮胎安全周活动举办。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携手朝阳轮胎、贵州轮胎、佳通轮胎等12家产业链领军企业,通过“三维科普矩阵”创新模式,吸引超300...
当前,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已成为时代命题。6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多位专家提出,对能源化工行业来说,在时代浪潮中迎接机遇与挑战,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打造未来...
在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2025能源产业生态报告》发布。《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能源结构已经实现由“一煤独大”到多元协同的转型突破,但行业整体仍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近日,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光伏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尽管目前光伏市场仍在底部徘徊...
6月19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吉林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对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的全技术、全场景新型储能项目实施规范管理,涵盖规划布局、备案要求、建设管理、并网验收、调度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伟教授团队在《材料基因工程前沿(英文)》上发布了其开发的一种融合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LLMs)与第一性原理计算(FP)的智能框架MatAgent,为大语言模型与计算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