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沟油“变身”航空燃料   

  “我们已掌握‘油脂加氢脱氧+加氢改质’(HEFA)技术路线,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于2024年1月通过了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适航证的民营企业。”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恒生物)董事长张振辉介绍道。近日,该公司“100万吨弃油脂加工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

  攻克技术难题 掌握HEFA技术

  “SAF是以地沟油等废弃油脂为原料,以可持续方式生产的绿色燃料,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SAF可减少85%的碳排量,而且可以防止地沟油回流餐桌,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张振辉说。

  据介绍,从2017年起,君恒生物就决定对航空可持续燃料进行自主研发,通过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产品收率低和生产周期短等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历时5年成功掌握HEFA技术路线。

  “这项技术利用废弃油脂等原料,经过加氢脱氧、异构化等步骤,转化为与现有航空煤油性能相近的可持续航空燃料,是全球5个能将动植物油、废油或脂肪通过氢化加工提炼成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技术之一。”张振辉说。

  技术不断升级 促进能源新旧动能转换

  “SAF工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和成效,主要得益于对技术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张振辉说。

  在突破技术难题方面,该公司创新研发的高抗酸性、抗水性催化剂载体,适应了加工高酸值废弃油脂的需求,可确保长周期稳定运行。

  在产能提升方面,该公司开发的高性能异构剂能精确调控反应空间与支链位置,实现定向生成单支链异构体,有效避免了过度支化,大幅降低了轻烃收率,显著提升了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产量。

  在技术可控性方面,该公司采用先进的流化床反应器加氢处理工艺及装备,有效解决了结焦聚合的难题,同时针对生物正构烷烃特性研发出新型分子筛异构催化剂,使得可持续航空燃料总收率超过72%,冰点降至-42℃以下。此工艺还实现了催化剂的脱氧活性、选择性和氢耗的灵活调节,确保整体反应过程的高度可控性。

  立足“双碳”目标 扩产增能促发展

  虽然国内SAF刚刚起步,但国际市场的SAF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果要实现“双碳”目标,目前的产能及生产成本、工艺技术等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SAF必须扩产增能,只有早谋划、早行动才能有备而战、战而能胜。”张振辉说。

  2024年8月,君恒生物报送的“100万吨/年弃油脂加工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获得政府立项批复;当年的10月8日,该项目破土动工。目前,该项目被列入河南省重点项目,计划2025年年底建成,2026年年初试生产。届时,SAF年加工能力将由原来的20万吨提到100万吨、生产产品将达70万吨~80万吨/年。


相关推荐

超滤技术破解光伏超纯水难题

中化新网讯近日,立升超滤膜凭借高精度孔径与抗污染特性在扬州某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TOPCon)生产基地纯水系统中实现突破,硅料清洗水纯度达标率提升至99.9%,系统能耗降低40%,为光伏产业跨越....

2025-07-17     中化新网

百项化工优秀科技成果发布

  7月15日,作为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的核心配套活动——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2025-07-17     中化新网

分解石膏窑气湿法制酸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7月12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分解石膏窑气湿法制酸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通过评审认为,该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由鲁北....

2025-07-17     中化新网

华东理工大学召开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大会

创新创业学院正式成立当人工智能的“理性算法”遇见教育的“人文温度”,会激荡出怎样的思想火花?7月14日,华东理工大学以“交叉创新共铸卓越智启未来”为主题,召开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大会,共同探讨数智...

2025-07-17     中化新网

碳中和与塑料循环科普教育丛书发布

7月15日,由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以“塑·造循环探·索新生”为主题的《碳中和与塑料循环科普教育丛书》在北京发布。

2025-07-17     ​中化新网

首个大功率集成式压缩机综合试验成功

近日,沈鼓集团自主成套中国首个大功率集成式压缩机在国家能源大型透平压缩机组研发(实验)中心完成联调运转试验,标志着沈鼓具备了集成式压缩机的自主成套和供货能力。

2025-07-17     辽宁石化新闻